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ID:40358859

大小:185.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1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_第1页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_第2页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_第3页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1.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自主探究一、长度测量(一)长度单位阅读课本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回答问题.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自学课本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

2、记”.(1)选: ; (2)放: ; (3)读: ; (4)记: . 【知识拓展】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 2.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二、时间测量(一)时间单位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二)用停表测量时间1.使用停表先认清    和    ,读数时,要分别读出    和    ,并将它们      . 2.实验室机械停表的外形如图所示,A为      按钮,B为      按

3、钮.第一次按下      时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下      时表针停止转动,这时开始     ,最后按下A时表针弹回     .简称:一按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三、误差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课堂检测1.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A.5.5m              B.3.5mC.2.0mD.1.5m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3.一个皮尺,用力拉伸

4、后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则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断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6.如图所示,晓军测量的A、B、C三个木块的长度分别为    cm、    cm、    cm. 7.西集中学九年级学生进行30m跑训练,用机械停表记录成绩,如图所示,这个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长度测量(一)长度单位1.长度

5、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2.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μm=10-6m;1nm=10-9m.(二)长度的测量1.刻度尺 0~8cm 0.1cm2.(1)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2)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4)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知识拓展】1.1 1.10

6、2.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二、时间测量(一)时间单位1.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小时(h).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2.石英钟、电子手表、停表等.(二)用停表测量时间1.量程 分度值 分 秒 相加2.归零 计时控制 B B 读数 零点三、误差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

7、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3.错误与误差的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检测1.B 解析: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可取1.6m(也可大些或小些),手向上伸直可达2m.通过目测可以发现,一个人将手向上伸直,离顶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约1.5m),故可以判断天花板高度应在3.5m左右.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1s的感性认识.根据生活经验,人眼睛迅速一眨用时小于1s,而人正常呼吸一次或一个呵欠的时间大于1s,故选项B正确.3.B

8、 解析:皮尺拉伸后,上面每条刻度线间的距离都增大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