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

ID:40392388

大小:2.3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8-01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_第1页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_第2页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_第3页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_第4页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未病与四季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治未病与四季养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吴节教授提纲一、什么是治未病二、什么是养生三、治未病与四季养生的关系四、四季如何养生五、从“百病生于气”看防病养生一、什么是治未病“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防患于未然。具体而言,治未病包含了三个层面: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3、瘥后防复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疾病未发生就予以及时的治疗达到预防的目的。那如何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

2、治疗呢?如果你的身体有不适症状或者毫无症状,西医检查不出疾病的时候,中医就可以利用四诊法了解你的身体所处的状态和即将发生的病变了。此时就要采取预防措施,否则病变不可避免。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就是指疾病发生后就要及时的治疗防止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每种疾病都有自身的发展转变规律,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止病情恶化,使其及时得到控制和改善直到治愈。3、瘥后防复瘥后防复是指疾病治愈后身体处于恢复期时容易罹患新的疾病或者旧病复发,所以就需要中医进行预防调理或治疗防止复发。所以,不要认为病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后续的工作还很多。大家是不是感觉治未病

3、管得也太宽了?疾病发生前,发生后,甚至治愈后都要管。是这样的,这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治未病就是研究从出生之后到死亡之前的生命养护,也就是我们说的养生。下面,我们就谈谈什么是养生?二、什么是养生养生,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养护生命。“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说到延长生命的时限,就是长寿。而疾病就是长寿的阻力,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疾病终结了生命。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命,不能掌控的。其实《内经》中有关于生命长短的论述: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

4、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从这段对话我们就可以看出如何养护生命,如何使自己度百岁乃去而不是半百而衰。即便是医学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论述也不过时。说到最后,其实就是养生要合乎自然规律。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按中医的话讲叫“

5、天人合一”。如何“天人合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四季养生。三、治未病与四季养生的关系刚才我们讲“天人合一”,这个天广义讲可以指自然和自然规律。狭义讲可以指天时,包括四季、节气和时辰。四季是一年的自然交替规律,包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了解了四季的养生规律就触类旁通知道一月、一日的养生规律了。那治未病和四季养生有什么关系呢?前面我们讲了治未病是一种养生理念,或者可以说治未病就是养生。养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操作办法的。四季养生就是具体的操作办法。所以,治未病是理念,四季养生是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四季如何养生。四

6、、四季如何养生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生:从阴阳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五行讲: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木(肝)火(心)金(肺)水(肾)土(脾)(春)(夏)(长夏)(秋)(冬)(风)酸(暑)苦(湿)甘(燥)辛(寒)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春季是从立春日开始,经过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7、谷雨,直到立夏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二、三、四月共三个月。养生原则:1、帮助阳气正常的升发;2、利于肝胆气机的舒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变,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是从立夏日开始,经过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直到立秋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五、六、七月共三个月。养生原则:1、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2、注重对脾的养护。3、不要使阳气外泄太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

8、。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秋季是立秋日开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直到立冬的前一天结束,为公历八、九、十月共三个月。养生原则:1、注意对肺的养护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