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教学案例

《静夜思 》教学案例

ID:40399027

大小:25.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1

《静夜思 》教学案例_第1页
《静夜思 》教学案例_第2页
《静夜思 》教学案例_第3页
《静夜思 》教学案例_第4页
《静夜思 》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夜思 》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静夜思》东莞市凤岗清英学校黄秀娟教材解析《静夜思》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是一首语言浅显却感情真挚的思乡曲,全诗只有20个字,却成功地刻画了外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触发了诗人思乡之情。这首诗流传广泛,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朗读与背诵,但往往是无心成诵,并不明白内容。特别是难读的字音读不正确,读不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所以读正确和读出古诗的节奏,需要老师的引领与指导。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

2、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生字“目、耳、头、米”,认识新偏旁“攵”。情感目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

3、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师生共写课题《8、静夜思》,全班读两遍课题。设计意图:猜谜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上课伊始的猜谜导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图画浓郁的意境引入对诗人的介绍,并用学生自组的三个词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二、初读古诗

4、,识记生字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②请小老师领读。(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①找出在题目中刚认识的两个字“静、夜”,请小老

5、师领读。②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ɑnɡ。)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6.做“摘星星”的游戏。(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不过,星星妹妹说:“我们的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那颗星星就送给你了。”(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

6、字。7.做“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教师用课件出示诗句,刚识记过的字用红颜色表示,学生齐读诗句。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摘星星”“把字宝宝送回家”的游戏反复出现生字,让学生在识记生字中获得快乐、积极的体验。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8静夜思床前

7、明月光,疑是

8、地上霜。举头

9、望

10、明月,低头

11、思

12、故乡。)3.师范读,学生练读。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5.指名说说。6.提出不懂的地方。7.相机理解

13、“霜”:你在哪儿见过霜?什么时候才会有霜?(秋天的晚上,秋霜)。8.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练习说话,体会诗意。设计意图:对古诗停顿的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古诗韵律节奏的感受。通过课文插图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词语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2、背诵古诗二、细读古诗,感受诗意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2.学习第一句古诗。(1)指名读整句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