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

ID:40403602

大小:1.6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01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三宋明理学课件(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宋明理学请饱览书院的风彩神韵惊叹书院今朝风彩依然。感慨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3、儒学体系的更新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理学。三教合一(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3

2、)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2)主要思想观点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3)主要理论著作:朱熹《四书章句集注》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B、王守仁:“致良知”,认为良知就

3、是本心,就是理。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4、。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拓展训练一、单项选择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B、佛教、道教

5、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B、理学C、心学D、道学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BBA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朱熹B、程颢C、周敦颐D、王守仁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宋明理学D、佛教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

6、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C二、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

7、,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回答:二、材料辨析题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3、参考思路:、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

8、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