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

ID:40454730

大小:261.11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03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_第1页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_第2页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_第3页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_第4页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衰相关资料已改h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二科赵红梅心衰相关知识体外反搏概述: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装置是在病人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于心室舒张期通过对人体下半身包裹气囊的序贯加压,使舒张期压力升高(又称舒张期“增压波”),从而增加心肌血供,改善心肌缺血。目前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研制开发的体外反搏装置,多基于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的技术原理,EECP可泛指“体外反搏”。我国开展EECP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长达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研究资料和实践经验。体外反搏图片原理EECP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病人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

2、由电子控制系统检出病人的心电图R波,通过电子计算机实时推算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据此指令气源系统对各段气囊进行充气、排气。在心脏舒张期,各段气囊由远而近地以大约50ms的时差序贯充气,提高舒张压;当心脏进入收缩期,电脑指令全部气囊迅速同步排气,下肢减压后,动脉舒张,接纳来自主动脉的血液,因而心脏的后负荷得以减轻。血流动力学研究证实,体外反搏治疗中,舒张期的反搏波压力升高可达150~170mmHg(1mmHg=0.1333kPa),能显著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EECP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

3、BP)非常相似,其最大的区别在于EECP同时挤压双下肢静脉,使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提高心输出量,而IABP则无此作用。此外,体外反搏治疗产生的双脉动血流以及血流切应力的提高是其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适应症(心血管病)1.稳定型心绞痛2.不稳定型心绞痛3.急性心肌梗死4.充血性心力衰竭5.心源性休克、6.心肌缺血而致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7.缺血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病毒性心肌炎及其后遗症9.心内直视手术后引起低排血量性休克10.冠状动脉搭桥术后11.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CA)12.陈旧性心肌梗塞伴有心肌缺血适应症

4、(脑血管病)1.脑动脉硬化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脑血栓形成4.脑梗塞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眩晕综合征7.小儿脑瘫8.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9.帕金森综合征(供血不足)其他适应症一、眼底病1、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2、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4、缺血性视神经萎缩二、耳疾病:突发性耳聋三、肢体疾病:1、动脉硬化性血管闭塞2、血栓闭塞性脉管3、末梢循环障碍四、消化性疾病:1、消化性溃疡2、病毒性肝炎五、泌尿系疾病:1、慢性肾功能不全2、慢性肾小球肾炎3、泌尿系结石体外反搏禁忌症(1)中至重

5、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夹层动脉瘤;(3)显著的肺动脉高压;(4)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或用抗凝剂,INR>2.0;(5)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6)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7)反搏肢体有感染灶;(8)未控制的过高血压(>170/110mmHg);(7)反搏肢体有感染灶;(8)未控制的过高血压(>170/110mmHg)(9)未控制的心律失常,包括频发过早搏动,但房颤患者仍可获益;(10)严重的左心衰竭;(11)严重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12)妊娠。体外反搏的注意事项(1)血压时大于170/110mm

6、Hg,应预先将其控制在140/90mmHg以下;(2)伴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行反搏治疗前,病情应得到基本控制,体重稳定,下肢无明显水肿,反搏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护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理指标;(3)心率者大于120次/分,应控制在理想范围内(£100次/)心衰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法1、限制钠盐的摄入:以预防和减轻水肿,应根据病情选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即烹调时食盐2克/天;无盐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低钠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全天主副食含钠量小于500毫克。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的量以预防低钠综合征。2

7、、限制水的摄入: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水的潴留主要继发于钠的潴留。身体内潴留7克氯化钠的同时,必须潴留1升水,才能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故在采取低钠饮食时,可不必严格限制进水量。对于严重心力衰竭,尤其是伴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排水能力减低,故在采取低钠饮食的同时,必须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3、钾的摄入:钾平衡失调是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最常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之一。故对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病人应鼓励其多摄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和水果,例如香蕉、桔子、枣子、番木瓜等。4、热量和蛋白质不宜过高:一般来说,对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必限制过严,每天50-70

8、克,但当心衰严重时,则宜减少蛋白质的供给,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5、限制脂肪:因脂肪产热能高,不利于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胃饱胀不适;过多的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消化;并可能包绕心脏、压迫心肌;或腹部脂肪过多使横膈上升,压迫心脏感到闷胀不适。6、补充维生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