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

ID:40516108

大小:12.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3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材分析 1.本节由液体具有流动性和受重力作用出发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2.本节由“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和“连通器”三部分内容组成。3.教材设计让学生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便于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4.教材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式。5.连通器是液体压强的典型应用,通过对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和船闸的认识强化课程标准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

2、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应用。 难点: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了解一些生活中有关液体压强的现象。 教具和学具: 1.多媒体课件; 2.矿泉水瓶、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水槽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叫压强?只

3、要有压力就能产生压强,这句话对吗?  引入课题: 静止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支承它的桌面有压力,因而对桌面有压强,杯中的水对杯底也有压强吗? 进行新课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1).演示:把矿泉水瓶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问:说明了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3页“想想做做”,回顾家中水池装水和不装水时拔橡皮塞时的用力情况,说明:装水时拔橡皮塞时费力,是因为水对橡皮塞有压强。 ( 3.)讨论: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底部产

4、生压强呢?(液体受重力)2.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演示:把装水矿泉水瓶用钉子在侧壁不同高低的位置扎孔,引导学生观察水喷出的情况。问:水从侧壁喷出说明了什么?(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在低处的孔和在低处的孔水喷出的情况相同吗?对此你有什么想法?3.液体向上有压强 举例:喷泉中的水柱能向上喷出,说明:液体向上有压强。4.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讨论:为什么液体向各个方向都能产生压强?(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5.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 (2)介绍液体

5、压强计,演示:用手按压薄膜,U型管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增大压力,液面高度差增大,说明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4页有关内容,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①把探头放进容器中的水中,观察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同一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 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③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 观察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④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酒精),保持深度相同,观察U型管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6、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液体压强的大小设问:通过实验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如何知道某一位置压强的大小? 指导学生活动:既然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那么只需要算出某一位置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了。 .启发学生在教材提示的前提下采用物理模型的方法,在教材图中截取一段“液柱”利用压强定义公式结合质量

7、、密度、重力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p=ρgh, 问:公式中的字母各表示什么物理量?国际单位是什么? 说明:(1)从公式P=p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受力面积无关。 (2)深度是指液体某处到液体的自由面的竖直高度。   (3) p=pgh只适用于求液体的压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5页相关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为什么要穿抗压潜水服? (2)潜水器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 (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4)

8、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 师生共同分析解答课本第31页例题。(三)连通器 1.定义 出示连通器,让学生观察连通器的特点,认识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窗口叫做连通器。 2.原理演示:在连通器内装水,观察水不流动时水面的情况,总结:连通器里装的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问: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利用U型管演示连通器原理,利用“液片”分析)3.连通器的应用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连通器,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