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

ID:40534400

大小:259.34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0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_第1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_第2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_第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_第4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卷政治部分) 质量分析华安一中李志源2008年11月22日1客观题部分从第24题至35题,总计12小题,每小题4分,合计48分。几大特点:(1)组合选择题的题量依然偏大。26、27、29、30、31、32、34、35。共计8题。其中7题为4选2,一道为4选3。2007年是9道组合选择,其中是7道4选2,两道4选3。(2)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2006年2007年的选择题基本上是三科平分天下,每学科均为4道题各16分。2008年题量变动为:24至28题五道题为经济常识,29至32题四道题为哲学常识,33至35题三道题

2、为政治常识。2(3)2008年的客观题同样能紧扣时代热点,能抓住国内外的时政大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发挥客观题能较大范围的涉及时政大事与课文知识相结合这一优势。如:①党的十七大与政府职能转变;②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情况;③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④应用基因技术,培育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⑤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从“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看中日关系的变化;3(4)2007年高考题,人文科学素材转向自然科学素材,这一个新变化。过去通过古诗词来考核哲学常识,2007年一改往年的习惯,通过药物配伍禁忌这一自然科学入手来让学生理解认识

3、的过程及如何来认识和研究事物。这一点要文史类的考生同样要关注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2008年主要体现在第32题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在这道题,如果不懂得基因技术只是外因,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4(5)一材多用,且都应用在哲学常识方面,这一点比较少见,第30题哲学常识已经有涉及到新课程的知识范畴,考察到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客观性及条件性,这在旧课程中,除非教师有拓展并挖掘知识面,否则联系的多样性及条件性,可能不会涉及到。5(6)考核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客观性试题考核的知识点均为主要知识点。如;24题--

4、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25题--的商品价值与社会劳动率;27--题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28题--对外贸易;30题--联系的观点;31--意识的能动作用;32--内外因的辩证关系;33题--政体的本质问题;34题--人大制度;35题--国家之间的关系等。6(7)经济常识计算题难度加大。主要体现在25题;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

5、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

6、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7客观题存在的几个不足(1)试题的覆盖面相对偏窄。在有限的总题量中,各试题局限于局部知识考查,不少题目只考查一个知识点,例如哲学题,29、31题都在考人与自然的关系;30题考了“联系”的2个点,32题只考内外因。试卷中的选择题只涉及20个点左右,主观题涉及7个点,合计只占全部165个考点的1/8,不利于全面考查相关知识和能力。试题抽

7、样的知识点占比偏低、覆盖面过窄,使考生得分的偶然性提高,难于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影响了试题的科学性和考试的公平原则。-----摘自刘文川老师考试评析8(2)出题的严谨性、科学性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第35题,题目讲到中日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出什么决定的?题目选C②③,也就是由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我们知道,国家之间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力量,外交政策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政策是属于主观的范畴,是由客观所决定的,而题中中日关系这一客观的范畴由两国的外交政策所决定,显然是不符合哲学道理的。9第38题第一

8、问(一)增加供给方面的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