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33

雁门太守行33

ID:40550019

大小:229.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4

雁门太守行33_第1页
雁门太守行33_第2页
雁门太守行33_第3页
雁门太守行33_第4页
雁门太守行33_第5页
资源描述:

《雁门太守行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古体诗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四句)律诗:五律七律(八句)排律(十句以上)古典诗歌古体诗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式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即使在唐代也有很多诗人喜爱用古体写诗,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的“歌”“行”“吟”“引”即是古诗的一种形式。我们已学过的古体诗《木兰诗》《饮酒》《雁门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27岁病卒,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

2、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著有《李长吉歌行》。作者简介雁门太守行李贺cuīlín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jiǎosàiyānzh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juǎnzhòng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xi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

3、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back《雁门太守行》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的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守边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和爱国情怀。理解诗意“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二句写战争形势的紧迫。“黑云压城城欲摧”,比喻叛兵如黑云翻腾滚滚压来。“甲光向日金鳞开”,转写守军斗志昂扬和严阵以待、准备应战的情形“角声满天秋色

4、里,塞土燕脂凝夜紫。”这两句描绘守城将士杀出城门,舍身奋战。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角声满天”,可见战争规模之大,泥土都成了如胭脂般的紫色,可见战争之惨烈。“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这是写戍边将士寒夜突围,奇袭敌军的情景。后一句写双方的苦战。七八句:引用典故,抒发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找出诗中的色彩黑云金鳞秋色胭脂凝夜紫(紫红色)红旗白霜黄金玉龙(玉白色)诗歌艺术特色:体会李贺

5、诗歌的艺术特色。李贺这首诗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色彩斑斓,画面奇异,表现了特定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诗中哪句话构思新奇,写出战争的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点明了战争的危急形势,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有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运用夸张,构思较新颖,诗中哪句话写出了战场的惨烈?诗中写危城守将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诗句是什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