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ID:40553116

大小:241.3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4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塑生命的人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郭丽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及其品质。2.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并圈点勾画关键词,理出海伦的心路历程。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海伦的内心从幽闭黑暗走向多彩光明。3.合作探究,从关键语段和细节描写中品读深刻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2.感悟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懂得感恩。●教学重点: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诵读体会海伦的内心变化。●教学难点:从关键语段

2、和细节描写中品读深刻含义,进一步理解“再塑生命的人”。●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情分析: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有一定的距离。初一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但在品读感悟细节方面,有待方法的指导。●课前预习:1.正确拼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和作品。3.在文中画出描写海伦心里活动的词句。●教学过程一、爱的体验——认识“奇迹”1、游戏导入假如你被剥夺了视力听力,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闭上眼睛、捂住耳朵,谈谈活动中的感受。解说:此时此刻你的世界一片黑暗,周围是绝对的

3、安静。你心里感到___________?(预设学生回答:黑暗、安静、恐怖、崩溃……)这种感觉如果持续一天呢?一年呢?一辈子呢?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作者就是个盲聋哑人,可是她后来不仅能和外界正常交流,还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她就是海伦凯勒。【设计说明:身为体格健全的孩子,要体验海伦·凯勒的心理感受,有一定的距离。课前的这个活动先让学生体验黑暗世界的感受,有助于下文更真切体会海伦在黑暗世界的挣扎。同时为介绍海伦作铺垫】2、认识作者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人,一岁半时因

4、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引导海伦阅读交流。海伦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掌握五种语言。后又致力于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曾获“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是什么缔造了这个奇迹?是一个老师,是一种爱的力量!【设计说明:先了解海伦凯勒对人类的贡献,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对再塑生命这个过程的重视。了解本节课的主题——爱】二、爱的

5、分量——理清思路1、解题:1)你如何理解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如果换成“我的老师”可行吗?提示:“再塑生命”即重新塑造一个人的精神生命,不仅介绍了恩师莎莉文老师为我塑造生命的过程,也呈现“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朗读体会莎莉文老师在海伦心中的意义齐读第一段,把握“最重要”“此”都指向哪个时间?——1887年3月3日3、理清思路时间前1887年3月3日后老师的到来思路1-5:黑暗6-13:“光明”师生一起梳理内容:1887年3月3日以前,我因看不见听不着,无法正常表达,常常处于愤怒苦恼和小心翼翼的痛苦状态中,并且已经疲倦不

6、堪了。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出现,我的世界才发生了改变。我会正确拼写单词,又理解了“水”的意义。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开始意识到事物是有生命的。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设计说明:本文的思路很清晰,抓住第一段中的时间和“此前”“此后”,快速划分结构。】三、爱的历程——心理活动小组合作交流:问题1:1—5段:未受教育前,“我”的内心______,从___________语句中读出。问题2:6—13段:“我”学习了___________(知识),心里___________(心理活动)学生

7、汇报,教师点拨:(一)幽闭的黑暗之笼1—5段:未受教育前,“我”的内心______,从___________语句中读出。关键段落分析:第四段:“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点拨】:运用比喻,用雾天海上航行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坠入黑暗世界找不到方向的心灵感受。

8、反复呼唤“光明”,表达了作者受教育前对光明的渴求。引导学生情境体验,朗读指导。(重读“神情紧张”“小心翼翼“怦怦”“惟恐”“呼喊”“恰恰”;递进激昂读加较长停顿“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二)多彩的“光明”世界过渡:莎莉文老师就是海伦凯勒的光明使者,第一次见面,她就紧紧抱住了海伦,从此教给她知识和爱。问题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