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ID:40556004

大小:1.6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04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第1页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第2页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第3页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第4页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程目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人民当家做主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一、政权建设:新中国的成立(一)筹备工作:代行全国人大职责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政权建设:新中国的成立(一)筹备工作: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意义一、政权建设:新中国的成立(一)筹备工作:1949年新政协会议的召开(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意义(三)

2、新政权的特色: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职务党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共产党l329l2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03270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法制建设:1954年宪法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二、法制建设——1954年宪法的颁布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通过: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3、内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二、法制

3、建设——1954年宪法的颁布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通过: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3、内容5、意义(1)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2)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的根本要求。(3)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4、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权建设:新中国成立法制建设:1954年宪法人民当家做主保障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申纪兰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物档案申纪兰,女,汉族,1929年12月生,山西平顺西沟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

4、劳动模范。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至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已经连续57年出现在全国人大会场,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一)提出:《共同纲领》;确立:1954年宪法(二)内容1、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人民普选2、全国人大的职权:人事任免权、立法权、监督权、国家重大事情的决定权。3、性质:最高权力机关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政体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人民毫无权利可言。2、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反映出的国家政体是

5、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享有民主的仍是少数资产阶级。3、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从古到今政治体制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表达机关,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体现,而且日益焕发出新的活力。全国人大的代表具有广泛性,全国政协会议主要有哪些人士参加?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共产党(98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5人)、中国民主同盟(65人)、中国民主建国会(66人)、中国民主促进会(45人)、中国农工民主党(45人)、中

6、国致公党(30人)、九三学社(46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21人)、无党派人士(65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人)、中华全国总工会(63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69人)……“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唱大合唱,就要有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3、指导思想:2、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7、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治协商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区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物。(二)提出:1949年《共同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