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

ID:40599385

大小:3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4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_第1页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_第2页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_第3页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_第4页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寒论第19至第22条原文复习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第14条原文总结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这一条就是桂枝汤的主症。和”太阳伤寒”与”太阳温病”一样列出主症主方,以便在临床上相互进行“脉症病治”中的比较。如“太阳中寒”的“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太阳温病”的“发热汗出而渴”的五苓散方症、更有“太阳中暑”症的白虎加人参方症、“太阳中热”症的白虎桂枝汤方症、“中湿”症麻黄加术汤方症等等。第15条原文总结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表阳症”中的“太阳中风

2、”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属于桂枝汤的方症。但“头项强痛”已发展到了“脊背部的强硬疼痛者”,则另当区别对待。 桂枝汤的“中风”方症,本“自汗出”。“反汗出恶风者”,说明“表未解”,“太阳中风”症的“脉症病治”仍然存在。是“卫阳”处强,释放出来的温热之气,既温散太阳病中的风寒邪气,也携带因为“发热”而调出来的“汗血水津”之阴气。《内经》称谓“体若燔炭,汗出乃散”,又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汗”者,“水谷”之“精气”是也。“阴阳和,气血通,营卫调,邪汗驱,正汗止则愈”。 是以卫阳中的邪气强盛,不能与荣阴中的营气相和谐。所以论中曰:“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

3、自汗出而不解者,此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复发汗,阴阳和则愈,宜桂枝汤”。营卫不和是属于“表阳症”中的“中风”范畴,汗出津伤,既伤阴阳的载体“津液”,也标志着“津液”因为表阳的失和,无法递增阴液的给养。所以加入“麻黄”以升发通透三阳之气,随桂枝汤法,既和“表阳”中的“太阳”,也和三(个)阳之气津。加入“葛根”,升提下陷的三(个)阳之气,亦随桂枝汤法调和的“津血水津”10之气,载阳还表,载气还血,载营还卫,皆是秉桂枝汤法调和中的阴与阳之气。只不过是借“麻黄”既开且敷于“表阳”,所以这个“反汗出恶风”者,仍属于“表阳病”中的“太阳中风”症。

4、 “反汗出而恶风”者,是“太阳”风邪未驱,“汗出”者,属桂枝汤的方症。汗出津伤,“反”又与“麻黄”发其“汗”者,似乎不合情理。此时的“麻黄”正是因为其发汗的功能,才能载升三(个)阳之气的通透性,以还“表阳”。我们知道三(个)阳的总和中,是内含有“乾阳离火”功能的。在“表阳”的强悍作用下,既助“桂枝”温阳摄津,也驱“表阳”中的邪气,以伸展因为“头项强痛”而发展为“津液”不能敷布中的“脊背中的强硬之疼痛”,实是有一举数得之妙用。同时“麻黄”也持有桂枝汤法中调和汗津之气。更况有“葛根”既升“二阳”之气津,也携带“二阳”升发时蒸腾着的“太阴”之清阳之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

5、“桂枝,麻黄,葛根”辛甘苦温之局势,造成了三(个)阳的总和之气势,处于开释中的”乾阳离火“的虚发态势时,以阳者以摄阴,气者以温阳。三(个)阳中的“表阳”,三(个)阳中的“里阳”,三(个)阳中的“半表半里之阳”者,皆得以温而津和血流气通,“头项脊背中的强硬痛”而缓解。 否则“汗出”,“卫阳”释放,“表阳”失温,“汗津”失滋,“表阳”中的阴液之津损伤,则发为“柔痉”;如果“汗不出”,“卫阳”蓄敛,“表阳”不透,“汗津”不发,“表阳”中的阴液之津失养,则发为“刚痉”。 本方中的矛盾点,就是加入“麻黄”。因为论中有“反汗出恶风”者,正是利用“桂葛麻”的配伍合成了三(个)

6、阳之局势,是以开发三(个)阳总和之态势。“反汗出”的“汗”得三阳之气以温摄,宣而透之。三(个)阳气通热达,因为“汗”伤及更深一层中的“阴与阳的载体“津液”得以滋养于整个三(个)阳之中。 所以“麻黄”发汗是共知的,更重要的升发三(个)阳中的任何一阳,却被后人所忽视。即诸“阴与阳”者,能得“麻黄”之气,迅速的通彻表里内外上下左右。“有碍者通之,有滞者达之,有秽者僻之”等等。“无为而无所不为之”,皆是医圣为我们开辟善用“麻黄”之先河。 可惜后人因其“反汗出恶风者”者,望而畏之,退而疑之。三(个)阳中的“太阳、阳明、少阳”是属“合一分三”的离合之性的。“10合则为一阴一

7、阳,离则为三阴三阳”。桂枝汤的配伍调和广义中的“阴阳”,狭义中的“营卫”,是属调而和之。麻黄汤法呢?则是发而泄之,所以此处的“麻黄”呢?独领三(个)阳的总和之阳,以摄敛固护三阳中的表中之表阳(太阳)是也。有矛盾是正确的,说理不透则是错误的。 比如下条的“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太阳之气者,不也正是借助三(个)阳的总和之气以“载阳还表”吗!此乃属求三(个)阳之大同,存“太阳”之小异是也。第16条原文总结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太阳病”,“表阳症”。麻黄汤是可以使“表阳”的蓄积处于释放的状态,桂枝汤可以使“表阳

8、”的释放处于固敛的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