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ID:40617862

大小:4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5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_第1页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_第2页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_第3页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_第4页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从古至今是处于主导地位。稻米的消费量在农产品之中处于首位,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以大米为主食的,民以食为天,所以稻米的消费需求特别大。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最大。位居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之首。而且水稻分布范围很广,全国90%以上的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水稻种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南北方气候差异可以分成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南方稻区面积达2670万公顷左右,北方稻区面积330万公顷左右。水稻

2、的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近几亿农民的收入。我国生产的稻米首先是作为口粮消费的,约占总数的85%以上,其次是用于饲料生产与食品加工。我国约有19个省市区以米饭为主食消费,人口更达8亿以上,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稻米作为口粮消费的范围广,涉及人口多。据有关专家测算,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稻米的需求逐渐增加到年稻谷总产量再增加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因此,水稻的生产和丰欠情况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水稻生产并非只为负责中国的粮食安全,并且还有保证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增加稻民的收入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

3、大使命,是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中心任务之一。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粮食市场面临很大冲击。世界贸易组织的绿色食品的高标准生产要求给国内粮食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高纬度地区,是我国北方一季寒冷粳稻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和品质居北方稻区前列。农民的技术水平高,有良好的水质、气候、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病虫害相对少。在水稻生育期内,日照时间达13-16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水稻出穗后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0度,不易出现高温效应等有着天然生产优质稻谷的条件,是北

4、方寒冷稻作区优质稻谷的主要生产地区。可以说吉林省是在我国生产高档优质米的最好的区域,而且实践也证明我省生产的稻谷米质,整体上好于国内任何省份。所以,吉林省的粮食在中国有着很高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粮食的质量有很高要求。所以在吉林省发展优质的稻米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也保障农产品安全,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吉林省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有利于优质稻米生产,然而过去吉林省水稻科研、生产一直以高投入多产出为目的,品种选育以

5、高产为目标,稻米品质差,在国内外粮食市场无竞争力。近年来,吉林省虽然对优质水稻育种引起重视,由过去高产育种向产量与质量抗性育种转变,育成一批优质水稻品种,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育成的优质水稻品种多数是晚熟品种,多数品种抗逆性较弱,并且在食味上与日本的优质水稻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即,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为数不多。现今在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市场放开的局势下,吉林省水稻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实现农业增效、稻农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科研生产部门普遍关注的课题。而本文从省域角度和生产县域格局变化分析研究和了解吉林省

6、水稻生产发展情况,从而探究吉林省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和全国水稻生产中的地位情况,分析出吉林省水稻生产的问题所在,为吉林省水稻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1.2文献综述1.2.1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1.关于水稻生产科技创新的研究。徐匡迪等(2002)认为,水稻单产的提高主要是靠科技的创新,靠研发和推广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就是靠科技不断的提高,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方福平等(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水稻生产正在经历重大转型时期,而相应的水稻生产技术也到了转型的时候,通过对影响水稻生产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相关技术和技术推进手段

7、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生产的技术转型的对策。程式华等(2009)分析我国现代水稻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提出了生产高效、营养健康、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水稻生产目标和新思路。2.关于水稻生产效率的研究。转变我国水稻生产的增长方式迫在眉睫,而水稻生产的生产率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及其变化趋势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方面的内容是现阶段提高水稻生产率的主要研究方向。周宏等(2003)釆用1981-2001年的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共同分析出我国水稻生产效率以及各个区域变化趋势,认为我国这20年间水稻增长趋势较为平缓是受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大

8、环境的影响,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稻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呈华北——华中——华南依次递减的趋势。王明利等(2006)对1990-2003年我国水稻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进行了测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