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

ID:40655104

大小:6.72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8-05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_第1页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_第2页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_第3页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_第4页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饮酒(其五)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他开创了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

2、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结庐:盖房子。2.人境:人世间。译: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尔:这样。2.偏:偏僻。译: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2.南山:课文指庐山。译: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

3、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1.气:气象,景色。2.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译: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起回巢。3.相与:一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意:意趣。2.辨:辨别,说明。译: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

4、。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明确: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

5、淡无味了。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小结在人境无车马喧(果)←心远地自偏(因)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结合诗作的学习,我们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思考探究a.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

6、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B.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诵读欣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古诗四首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

7、虏生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律诗《春望》,表达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春望写作背景首联所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国都陷落,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在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同时描绘了一幅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悲惨景象,读后让人触景伤怀。春望颔联写景,描绘了作者怎样的见闻感受?从什么角度来写景?一句写花,写所见,写

8、时局;一句写鸟,写所闻,写家事。诗人以乐景写悲情,概括了忧伤国事、恨别家人的深沉感情。春望颈联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请你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在那年代,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