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楞次定律(编号002)

43楞次定律(编号002)

ID:40671140

大小:4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5

43楞次定律(编号002)_第1页
43楞次定律(编号002)_第2页
43楞次定律(编号002)_第3页
43楞次定律(编号002)_第4页
资源描述:

《43楞次定律(编号0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3楞次定律(编号002)编写:苏桂红审阅:孟令武时间:2009-2-16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知道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符合.2.会应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的变化.2.对“阻碍的理解”:阻碍并不是相反,而是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原磁通量的;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是要阻碍导体与磁体问的.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1)明确所研究的闭合回路中的方向;(

2、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还是;(3)由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___________方向;(4)由安培定则判断出的方向.4.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的方向.一、楞次定律的应用例l如图4—4—1所示,闭合金属圆环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将它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左拉各向右拉出时,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B.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顺时针方向的C.向左或向右拉出时,环中感应电流方向都是沿逆时针方向的D.环在离开磁场之

3、前,就已经有了感应电流1.如图4—4—2所示,当磁铁运动时,流过电阴的电流由A经R到B,则磁铁的运动可能是()A.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C.向左平移D.向右平移例2如图4—4—3所示,当磁铁突然向铜环运动时,铜环的运动情况是()A.向右摆动B.向左摆动C.静止D.不能判定2.如图4—4—4所示,光滑固定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等放在导轨上,形成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上方向下迅速接近回路时,可动的两导体棒PQ将()A.保持不动B.两根导体相互远离C.两根导体相互靠近D.无法判断1.根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能量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

4、方向相反C.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D.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2.如图4—4—10所示,螺线管B置于闭合金属圆环A的轴线上,当B中通过的电流I减小时()A.环A有缩小的趋势B.环A有扩张的趋势C.螺线管B有缩短的趋势D.螺线管B有伸长的趋势3.如图4—4—11所示,一水平放置的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细长磁铁的N极附近竖起下落,保持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由图中位置I经过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I和位置Ⅲ都很接近位置Ⅱ,这个过程中线圈感应电流()A.沿abcd流动B.沿dcba流动C.先沿abcd流动,后沿dcba流动D.先沿dcba流动,后沿abcd流动4.一均

5、匀的扁平条形磁铁与一圆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如图4—4—12所示,磁铁的中央圆心○重合,为了在磁铁运动时在线圈中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I,磁铁的运动方式应该是()A.使磁铁沿垂直于线圈平面的方向向纸外平动B.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点顺时针方向转动C.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向上平动D.N极向纸内、S极向纸外,使磁铁绕○点转动5.如图4—4—13所示,两个相同的铝环套在一根光滑杆上,将一条形磁铁向左插入铝环的过程中,两环的运动情况是()A.同时向左运动,间距增大B.同时向左运动,间距不变C.同时向左运动,间距变小D.同时向右运动,间距增大6.如图4—4—14所示,线圈abcd自由下落进入匀

6、强磁场中,则当只有bc边进入磁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是沿。当整个线圈进入磁场中时,线圈中感应电流。(填“有”或“无”)。7.如图4—4—15示,当变阴器R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8.光滑导轨Mn水平放置,如图4—4—17所示,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磁铁从上方自由释放(未达轨道水平面)的过程中()A.P、Q互相靠拢B.P、Q互相远离C.磁铁加速度仍为gD.磁铁加速度小于g9.如图4—4—18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放有平行铜导轨,它与大线圈M相边接,要使小导线圈N获得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则放在导轨上的裸金属棒ab的运动情况是(两

7、线圈共面放置)A.向右匀速运动B.向左加速运动C.向右减速运动D.向右加速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