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

ID:40671190

大小:4.5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5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 韩冬梅 《分子和原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设计设计教师:韩冬梅任教学校: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经安中学设计时间:2016-9-21教材版本2011年人教版课 题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年 级九年级课 时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同物质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自然、识图、实验、拆分分子模型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与人合

2、作对有疑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保持学习化学兴趣,建立化学观点——微粒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难点:分子原子概念的揭示,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自制教具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教师:同学们看到过:“铁树开花”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让你们亲眼见证一下“铁树开花”。教师演示学生惊

3、喜的发现,棉花球变成了红色。以魔术的形式进入开篇,吸引学生的眼球,铁树为什么能开花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所探讨的内容:《分子和原子》在揭密之前,老师想听听你们对分子和原子都哪些了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提醒语文学科中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提到:金刚石中碳原子被挤压得非常紧密教师过渡:我们从物理、语文学科的角度认识了分子和原子,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大家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一探究竟。学生回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空隙。学生:物理课上学生倾听,了解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兴致盎然,激情高涨,跃跃

4、欲试,达到了激趣引入的效果)(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从物理语文学科搭建的平台中,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探究活动一:看图识分子、原子教师出示资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10-26 kg; 在每一滴水中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通过以上资料的阅读,你能得出那些信息?认真阅读资料,读取信息。学生回答获得的信息,认识到并总结出: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但真实存在。以教材为依托,巧用教材上的图片和资料资源。在分析对比中得出分子的性质,提高了学生识图和分析能力

5、教师过渡:从物理学的角度我们了解到分子(原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在化学学科中我们如何来验证呢?活动探究活动二:动手实验识分子、原子实验一:探究分子是否运动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步骤:出示思考问题学生观看,并从实验盘中找到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认真观看并阅读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步骤后,小组开始动手实验。学生在教师改进的实验中,动手操作,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两个试管中相同的现象以及不同现象的对比分析,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在不断地运动。同时还得出: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一个实验,两个结论,在实验得以优化的同时,达到了直观性和环保性的要求。在实验中

6、,你观察到两个注射器中的滤纸条上都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你会解释吗?1,墙内开花墙外香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教师过渡:有关分子间是否有间隔这一观点,我们又设计则样的实验来验证呢?实验二:探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隔出示实验步骤:(1)先用注射器抽一注射器空气,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将活塞慢慢推压。(2)另取一支注射器,吸入相同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出示思考题:1.空气能被压缩吗?根据这一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推压注射器活塞时,哪个更省力气?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

7、小组讨论交流在实验中思考的问题得出结论:(1)分子(原子)是运动的。(2)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大。学生根据上述知识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倾听、思考。阅读步骤并理解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小组讨论思考的问题,汇报交流,得出结论。1.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之间有间隔。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在教师设计的简单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推压注射器中的空气和水的感觉的不同,得出: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还能得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你能解释吗?教师出示:1.热胀冷缩2

8、.乒乓球变瘪后,把它放在热水中,过一会儿,为什么就会鼓起来?,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活动探究活动三:游戏中识分子、原子教师过渡: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水有三态变化,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