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

ID:40683813

大小:523.1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8-06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_第1页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_第2页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_第3页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_第4页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田径规则与裁判法》要点解析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二、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与基层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人员设置的区别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五、2006田径竞赛规则的主要变化举例*六、田径规则和裁判法重难点解析*七、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提纲:一、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1、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运用于比赛的裁判工作2、裁判员分工较细、专业性强3、裁判员“大兵团协作”4、设置技术代表和技术官员,严格按照国际田径竞赛手册执行5、以信号指挥运动员比赛6、规范化的记录符号二、

2、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官员、裁判工作人员的设置(一)国际国内大型田径比赛1、官员设置组织代表;技术代表;医务代表;国际技术官员;国际竞走裁判员;国际公路赛丈量员;国际发令员;国际终点摄像裁判员;仲裁组。2、工作人员设置(1)行政管理官员:竞赛主任;赛事主管;技术主管;赛场展示主管。(2)裁判人员设置①裁判长:径赛裁判长、田赛裁判长、全能裁判长、外场裁判长、检录裁判长②裁判员:若干③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二)大型田径比赛中工作人员设置的中国特色1、设置“总裁判长”,行使“赛事主管”的职责;2、设置“场地器材组组长”,行使“技术主管”的职责;3

3、、设立“赛后控制中心”,在总裁判长领导下对结束比赛的运动员进行管理,协助组织发奖、兴奋剂检查站和新闻中心的工作。(三)基层田径比赛基层田径运动会,通常不设置官员和行政管理官员,只设置裁判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方面,通常设置几个行政管理组,比如:竞赛组、宣传组、场地器材组、医务组等。三、总裁判长赛前组织的有关会议(一)主裁判会议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特点介绍;2、运动会报名情况通报;3、裁判队伍的组成及分组;4、编排特点;5、主裁判的分工与职责;6、裁判方法及要求;7、明确规则及规程要求;8、实习要求;9、场地器材检查要求;10

4、、裁判进出场及纪律要求;11、各裁判组和技术官员的协调与配合要求;12、落实岗位责任制等。(二)裁判员会议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主裁判会议的有关内容;2、如何与主裁判配合及提出服从主裁判和裁判长安排的要求;3、明确裁判员自己的分工和职责等。(三)技术会议总裁判长应讲的主要内容:1、运动会特点介绍;2、运动员报名情况通报;3、场地器材及要求;4、裁判员队伍及安排;5、编排情况及特点介绍;6、仲裁要求简介;7、技术要求:(1)检录时间、地点几要求;(2)服装、号码及钉鞋要求;(3)接力比赛要求;(4)执行规则要求;(5)竞赛办法;(6

5、)录取办法;(7)高度项目的起跳高度及升高计划;(8)远度项目的起跳板距;(9)请假要求;(10)赛场纪律要求;(11)参赛运动员资格的确认;(12)就有关问题征求意见,作出统一决定。四、基层田径比赛与大型国际国内田径比赛在规则执行上的主要区别(一)径赛项目1、在赛次安排上基层田径比赛,短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预赛、决赛两个赛次,中长距离项目通常只安排一次性决赛;而大型田径比赛,则应根据各项目的参赛人数安排规定的预、次、复、决4个赛次。如:(1)短跨项目:9—24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32人,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33人以

6、上,须安排预、次、复、决4个赛次。(2)800和4×100、4×400:9—24人(队)以下,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64人(队),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65人(队)以上,须安排预、次、复、决4个赛次。(3)1500:16—24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25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4)300和300障:16—30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31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5)5000:20—38人,须安排预、决赛2个赛次;39人以上,须安排预、复、决赛3个赛次。(6)10000:28人以上,须安排预

7、、决赛2个赛次。2、在每一个赛次的录取上基层田径比赛,通常是直接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大型田径比赛,则是按“名次+成绩”的原则录取进入下一个赛次,而且规则上还明确规定了每一个赛次“按名次录取多少名,再按成绩录取多少人”的要求。其录取顺序为:最快的第1名,次快的第1名,第三快的第1名,等;最快的第2名,次快的第2名,第三快的第2名,等……;按成绩录取的最快者,按成绩录取的次快者,按成绩录取的第三快者,等……然后将运动员按排列的序号,依照“蛇行分布”的方法编入各组。案例:有40人参加100米的比赛,如何进行编排分组与录取?分析:4

8、0人参加100米比赛,根据规则规定应举行预、次、复、决4个赛次,(1)预赛(5组)→次赛,应录取24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前4名,再按成绩录取4人;(2)次赛(3组)→复赛,应录取16人,其中每组按名次录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