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ID:40700309

大小:5.57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6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1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2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3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4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5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6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7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8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9页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_第10页
资源描述:

《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真实的绕组元件:构成绕组的线圈称为元件。可以是单匝,也可以是多匝。元件的两条边分据电枢槽的上、下层;两个引出端分别称为元件的首末端,分别连接两个换向片。元件元件电枢绕组有两个作用,一是产生感应电动势,二是产生电磁转矩,是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重要部分。要求:能通过规定的电流产生足够大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省材料、强度高、运行可靠、结构简单、下线方便分类:迭绕组(单迭绕组和复迭绕组)波绕组(单波绕组和复波绕组)混合绕组(又称蛙形绕组)其中最基本的是单迭和单波绕组槽数,用z来表示极对数

2、,用p来表示极距:相邻两个主磁极轴线沿电枢表面之间的距离,用通常用槽数来表示。单迭和单波绕组及其节距第一节矩y1:同一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在电枢表面所跨的距离,通常用槽数来表示合成节矩y:直接相连的两个元件的对应边在电枢表面的距离,通常用槽数来表示选择的原则:应使每个元件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尽可能地大,所以应接近或等于一个极距。等于极距,称为整矩绕组;小于极距,称为短距绕组;大于极距,称为长距绕组。短距绕组端部接线短,省铜且利于换向,常用。哪种节距的元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为什么?换向器矩yk:每个元件的

3、首末端所连接的两个换向片在换向器表面上的距离,通常用所跨的换向片数来表示用槽数表示的y和用换向片表示的yk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两个直接串联的后一个元件的端部是紧叠在前一个元件的端部上,所以称为“迭”绕组。因为同一元件的换向器节距为1,所以称为“单迭”绕组。例1-1某直流电机的极对数p=2,槽数z、元件数s和换向片数k为16,试绕成单迭绕组。(1)计算绕组数据单迭,y=yk=1,y1=4,整距绕组。(2)画绕组展开图槽按轴向展开俯视图并编号展开,编号;放元件;元件接到换向片;放主磁极,放电刷;思考1:观察一下电

4、刷的位置,这个位置是最佳的吗?为什么?(以电动机为例说明)电刷应放在被其所短路的元件电动势为零的位置,使其中心线与磁极中心线重合。电刷放在几何中性线上,并不代表电刷的实际位置,而是指被电刷短路的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处于几何中性线。思考2:有多少条并联支路?单迭绕组的并联支路数等于极数,并联支路对数等于极对数:a=p电机出线端的电流Ia与每个元件中的电流ia之间的关系为:Ia=2a·ia思考:2a条支路,有没有可能不并联?没有可能,假设A1与A2不并联,则A1->B2支路与A2->B1两条支路串起来,有什么后果

5、?单波绕组并联支路对数a为1,适用于高压小电流电机例2:某直流电机,电枢回路总导体数为N,每个元件有n匝,则:每条支路有的串联导体数为多少?每条支路的串联元件数是多少?导体:元件一个有效边中的一匝导线总导体数:2n倍的总元件数,z倍的每槽导体数每条支路串联支路数:N/2a每条支路串联元件数:N/2a/2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