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ID:40705804

大小:473.6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06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_第1页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_第2页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_第3页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_第4页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技术方法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技术方法探讨一、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分类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含义地质大词典第73条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解释:“人类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巨大数额的矿石和围岩,改变和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使地质环境不断地改变和恶化,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演变、破坏和污染等问题。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根据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结果,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归为三大类:第

2、一类矿山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渣石流;第二类含水层破坏:指由于矿山开采过量抽排地下水,使地下水位超常降低,使含水层中储存量及补给量被消耗,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恢复的现象,包括井泉干涸、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降低、地表水漏失等问题。第三类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指采矿活动导致矿山山体原貌及植被、地质景观、矿山整体地貌、矿山原生态环境破坏、矿山山体破损,山体岩石裸露,岩石松动,山体表层植被遭到破坏。(1)矿山地质灾害矿业开发强烈影响和改变着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引发地质灾害。

3、根据地质灾害成因,可分为:井工开采、露天开采、矿坑疏干排水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开采沉陷、岩溶塌陷)、地裂缝、不稳定边坡等;固体废弃物堆积引起的崩塌、渣石流、不稳定边坡等。矿山地质灾害往往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并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2)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有两大类,即山体破坏类和场地破坏类。山体破坏类的特征是:矿山开采导致山体表面破损,岩石裸露,岩石松动,山体表层植被遭到破坏。山体破坏类主要采取削坡工程、台阶修建工程、挡土墙工程、生物措施等进行治

4、理。场地破坏类的特征是:矿山建设及采矿活动使矿山原有的地形地貌挖损、地表破坏、植被损坏。场地破坏类主要采取挖高填低工程、挖低填高工程、防排水工程、生物措施等进行治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特别是露天开采,还破坏了许多景观资源、地质遗迹等,特别是沿路开采的许多小建材厂,对景观资源破坏非常严重。地下开采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等不但破坏了土地资源,而且还破坏了大量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有些矿区位于名胜古迹之下,开采沉陷也直接或间接威胁着名胜古迹。(3)矿山开发含水层破坏矿业活动对含水层的破坏包括区域水均衡破坏、水环境变化。

5、地下开采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最大,矿山在建矿、采矿过程中的强制性抽排地下水以及采空区上部塌陷开裂使地下水、地表水渗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均衡和补径排条件,导致矿区及周围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下降甚至干枯,地表水流量减少或断流。在某些地方地下水下降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形成了大面积疏干漏斗,造成泉水干枯、水资源枯竭以及污水入渗等,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引起矿区含水层破坏,供水紧张,植被枯死和灌溉困难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二、矿区地质环境调查1、技术路线①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矿产资源、矿山地质环

6、境等资料并加以分析,为部署下一阶段的野外实地调查作准备。②遥感辅助调查:利用遥感影像能够较为准确、快速的取得调查数据资料的优势,对典型的重点矿区进行遥感解译,在进行野外查证的同时,指导野外调查工作③野外实地调查:进行研究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环境地质调查,摸清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④数据资料分析整理。2、工作程序①地质环境背景调查:以收集资料为主,了解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②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地面塌陷、地裂缝、崩滑流等

7、地质灾害以及废石堆、采场等;调查与矿业活动相关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摸清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3、工作方法(1)全面收集矿山企业及周围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资料;与矿山地质环境相关的农林环境资料;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重要工程及特殊保护区的分布;区位条件。(2)查明矿区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3)查明矿体赋存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厚度及开采影响范围。(4)查明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发育程度、发展趋势;

8、预测其对矿业活动的影响;预测矿业活动引发、加剧和遭受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a.采场(露天开采)、工业广场、采矿废弃物、尾矿库、生活设施建设破坏地形地貌;b.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地貌景观破坏;②矿区含水层破坏。指地下水均衡失衡、水污染问题,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a.矿井突水、矿井排水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以及采动后上覆岩层破碎、断裂、沉降,导致各含水层贯通,造成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