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

ID:40720809

大小:20.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_第1页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_第2页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_第3页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_第4页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初学者聊一聊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就研究两件事: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我经常在网上碰到不知道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而苦恼的人,我很希望能给他们一些建议,但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了解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点皮毛,于是一直没有写。近日来越来越感觉到宏观经济学正在遭到激烈的甚至是否定性的批评,我认为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很有必要澄清。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决定把下面的文字写出来,也算是对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辩护,尽管它的力量是微弱的。▇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经济学一般可以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两部分,前者论述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后者论述应该如何解决

2、经济问题(注1)。规范经济学回答“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涉及价值判断,是不能被证伪的,因而脱离了科学的界限;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这类问题,它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其终极目的是发展一种能够对观察到的和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解释和预测的“理论”或“假说”(注2),是能够被证伪的,因而是一门科学。Popper说的好:“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注3)。本文只在实证经济学范围内讨论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又通常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行为人(economi

3、cagent)的个体行为以及其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注4),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注5)。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宏观经济学就研究两件事--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在Friedman看来,实证经济学主要划分为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货币理论论述一般价格水平,总产量和总就业的周期波动和其他波动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价格理论论述不同用途上的资源配置,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注6)。通常人们会把价格理论和微观经济学;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

4、,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Friedman在《价格理论》里对这种流行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事实上,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是有所交错的(注7)。▇ 实证经济学的划分在我看来,就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来分类,无论是划分为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或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不完整的。如果划分为价格理论和货币理论,则不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如划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则不能解释制度变迁的内容。我认为比较合理的划分是将实证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既定制度安排下资源在不同经济个体间的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既定制度安排下的整体

5、经济现象(即产出、失业和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的选择和变迁问题(注8)。▇ 对宏观经济学的批评经过以上对实证经济学的疏理,我们终于可以开始谈论宏观经济学了。让我们从目前流行的各种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批评开始。在我看来,这些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提出批评;第二类是对宏观经济学逻辑起点的批评。第一类批评涉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以表述为经济学都是研究个体行为的,不存在研究总量的经济学。这类批评一般来自宏观经济学的外部,是否定性的。但在我看来,这类批评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学是研究各类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

6、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而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诸如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样的整体性的经济现象需要我们作出解释,这也正是宏观经济学存在的目的。经济学可以研究个体行为,也可以总量关系,关键是要有统一的逻辑起点或基础假设。第二类批评也是真正有意义的批评是针对宏观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一个逻辑演绎过程的基础假设。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假设→推理→结论。假设和结论都是命题,不同的是假设是通过归纳或约定得到的,而结论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演绎得到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要遵循统一的规则,要有共同的基础假设(postulate)或公理(axiom),在此基础上

7、才能展开逻辑推理,并且得到可以被证伪的或者说可以被检验的结论性命题 (注9)。价格理论是整个经济学的核心,它的基础假设也就自然构成整个经济学共同的基础假设或者说逻辑起点。价格理论的基础假设可以概括为:1)由个人进行选择,其行为是稳定的;2)人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局限条件下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3)资源是稀缺的(这个假设通常是隐含的,但却很重要)(注10)。这三个假设也构成了整个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经济学由许多不同的模型构成用以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注11),它们都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各自的特殊假

8、设或局限条件,从而完成对整个模型情境(situation)(注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