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法

ID:40730356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溶剂萃取分离法_第1页
溶剂萃取分离法_第2页
溶剂萃取分离法_第3页
溶剂萃取分离法_第4页
溶剂萃取分离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溶剂萃取分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溶剂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法包括液相-液相、固相-液相和气相-液相等几种方法,但应用最广泛的为液-液萃取分离法(亦称溶剂萃取分离法)。该法常用一种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与试液一起混合振荡,然后搁置分层,这时便有一种或几种组分转入有机相中,而另一些组分则仍留在试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溶剂萃取分离法既可用于常量元素的分离又适用于痕量元素的分离与富集,而且方法简单、快速。如果萃取的组分是有色化合物,便可直接进行比色测定,称为萃取比色法。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一、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一)萃取过程的本质根据相似相

2、溶规则,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极性的溶剂中,而非极性化合物易溶于非极性的溶剂中,这一规律称为“相似相溶原则”。例如I2是一种非极性化合物、CCl4是非极性溶剂,水是极性溶剂,所以I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当用等体积的CCl4从I2的水溶液中提取I2时,萃取百分率可达98.8%。又如用水可以从丙醇和溴丙烷的混合液,萃取极性的丙醇。常用的非极性溶剂有:酮类、醚类、苯、CCl4和CHCl3等。无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受水分子极性的作用,电离成为带电荷的亲水性离子,并进一步结合成为水合离子,而易溶于水

3、中。如果要从水溶液中萃取水合离子,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从水溶液中萃取某种金属离子,就必须设法脱去水合离子周围的水分子,并中和所带的电荷,使之变成极性很弱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就是说将亲水性的离子变成疏水性的化合物。为此,常加入某种试剂使之与被萃取的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一种不带电荷的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分子,然后用有机溶剂萃取。例如Ni2+在水溶液中是亲水性的,以水合离子Ni(H2O)62+的状态存在。如果在氨性溶液中,加人丁二酮肟试剂,生成疏水性的丁二酮肟镍螯合物分子,它不带电荷并由硫水基团取许代了水合离子中的水分

4、子,成为亲有机溶剂的硫水性化合物,即可用CHCl3萃取。 (二)分配系数设物质A在萃取过程中分配在不互溶的水相和有机相中:                               A有=A水在一定温度下,当分配达到平衡时,物质A在两种溶剂中的活度(或活度)比保持恒定,即分配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KD=[A]有/[A]水式中KD称为分配系数。分配系数大的物质,绝大部分进入有机相,分配系数小的物质,仍留在水相中,因而将物质彼此分离。此式称为分配定律,它是溶剂

5、萃取的基本原理。 (三)分配比分配系数KD仅适用于溶质在萃取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的情况。例如I2在CCl4和水中均以I2的形式存在。而在许多情况下,溶质在水和有机相中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用CCl4萃取OsO4时,在水相中存在OsO4、OsO52-和HOsO5-等三种形式,在有机相中存在OsO4和(OsO4)4两种形式,此种情况如果用分配系数KD=[OsO4]有/[OsO4]水便不能表示萃取的多少。用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来表示分配情况。D=CA(有)/CA(水)D称为分配比。D的大小与溶质的本性、萃取体系和

6、萃取条件有关。 (四)萃取率对于某种物质的萃取效率大小,常用萃取率(E)来表示。即:   E=(A在有机相中的总量/A在两相中的总量)×100%设某物质在有机相中的总浓度为C有,在水相中的总浓度为C水,两相的体积分别为V有和V水,则萃取率等于:             E=C有V有/(C有V有+C水V水)×100%               =D/(D+V水/V有)×100%可以看出,分配比越大则萃取百分率越大,萃取效率越高,并可以通过分配比计算萃取百分率。 (五)分离系数在萃取工作中,不仅要了解对某种物质的萃取

7、程度如何,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当溶液中同时含有两种以上组分时,通过萃取之后它们之间的分离情况如何。例如A、B两种物质的分离程度可用两者的分配比DA、DB的比值来表示。                             βA/B=DA/DB式中β称为分离系数。DA与DB之间相差越大,则两种物质之间的分离效果越好,如果DA和DR很接近,则β接近于1,两种物质便难以分离。因此为了扩大分配比之间的差值,必须了解各种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机理,以便采取措施,改变条件,使欲分离的物质溶于一相,而使其他物质溶于另一相,以达到分离

8、的目的。 二、重要萃取体系(一)金属螯合物金属离子与螯合剂(亦称萃取络合剂)的阴离子结合而形成中性螯合物分子。这类金属螯合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因而能被有机溶剂所萃取:如丁二酮肟镍即属于这种类型。Fe3+与铜铁试剂所形成的螯合物也属于此种类型。常用的螯合剂还有8-羟基喹啉、双硫踪(二苯硫踪、二苯基硫卡巴腙)、乙酰丙酮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