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

ID:40737937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7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_第1页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_第2页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_第3页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_第4页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教会史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5分)10选51、景门:教会   景寺:教堂   景尊或景日:崇拜的对象。景教:正大光明的宗教。景法:教规     景风:教义传播     景力:传播的效果。2、也里可温答:(1)蒙古的景教徒就被称为“也里可温”,也称为“阿勒可温”。也里可温是蒙古语,意思为“蒙福的人”“有福缘的人”。也有人认为这个词的意思是“信奉上帝的人”或“上帝之子”。(2)指元代的景教和天主教,也是对元代基督教的总称。3、马薛里吉思答:(1)他是蒙古人,出生于中亚的撒马尔罕,是景教盛行的地方。家中世代行医,外祖父曾是宫廷的御医,治好过太祖皇

2、帝太子的病,他因此为官。公元1277年,成为一名权利很大的地方官。后来,他因做异梦,辞官建立礼拜堂。在1278-1282年,他在镇江建堂六所,在杭州建堂一所。同时开展了很多社会事工,其中有两所还设有慈善机构,(如“义阡慈善机构”为没人认领的死人安葬。)此举受到赞赏,当时得到皇帝赏赐30顷官田,34顷民田来供养这七所教堂。(他是蒙古人,做异梦后全身心的奉献,建堂,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维持教堂。)(2)“大兴国寺碑”的碑文记载马薛里吉思的事迹。4、柏朗嘉宾(1182—1252)是意大利人,方济各会修士,1245年受教皇英诺森四世指派寻求阻止蒙古大军西征的可

3、能,在这个总任务下,教皇还希望他刺探蒙古人的军情,打探蒙古人是否信奉基督教,蒙古军的统帅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长老约翰王”。他当时65岁高龄。(他们从法国的里昂出发,横穿欧亚大陆,于次年的2月进入到蒙古统治区,7月到达蒙古的首都和林。)11月13日,见到皇帝的定宗贵由汗。并呈上了教皇致蒙古皇帝的两封书信。1247年,柏朗嘉宾带着定宗的书信和他了解到的情况回到了法国。5、卢布鲁克  他于1253年5月7日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同年12月27日到达和林。1254年1月4日和5月24日他出访面见宪宗,希望蒙古人出兵进攻穆斯林,宪宗蒙哥没答应,他又请求留居蒙古传教,

4、也没允许。他不得不返回,于1255年8月15日到达的黎波里。由于当地主教不许他回法国觐见教皇,将出使蒙古见闻及宪宗之复函一并转呈教皇圣路易。他克称自己立志传教,但未如愿。《卢布鲁克东行记》记载了景教在蒙古流行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基督教史很有价值。6、蒙高维诺(1247——1328)答:在1305年的书信中是意大利人,方济各会修士。(1)关于工作的开展 他与1294年抵达北京,见到了皇帝,(完成了其作为朝廷使节的使命)但他想在北京传教,这引起了北京城的景教徒的反对,但蒙高维诺最终还是在北京开展了他传教工作。(2)介绍他的传教成果,包括五项内容:第一,建

5、了一座礼拜堂和一座钟楼,并且正在筹建第二座礼拜堂;第二,已经为大约六千人施洗。他说,如果不是景教徒从中阻拦,他大概已经为超过三万人施洗了。9第三,他买了40名7至11岁的男童,教他们拉丁文和礼拜仪式,到他写信时,已经有11人学会了礼拜仪式,可以单独领礼拜了;第四,将《新约全书》和《诗篇》完全翻译为蒙古文,并计划开始着手翻译祷文;第五,使景教徒好王阔里吉思一家改信天主教,并在其帮助下,克服了景教徒的百般阻扰,在北京站稳了脚跟。7、庚子教难答:庚子教难也称为“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所有在华西方人所进行大规模的暴力运

6、动,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反教运动,基督教死亡人数众多,这次震惊中外的运动,既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天主教、基督教两个西方宗教同社会民众冲突积累半个世纪后的一次大爆发,这是中国教会的重大悲剧。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40多名外国传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死亡;也有许多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被杀害,数量远超被害教民;死亡的义和团拳民、义和团支持者以及其他中国人也不计其数,1901年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国家。8、汤若望答:汤若望(1591——1666)他是德国耶稣会传教士,他先学习汉语,1622年进入

7、中国,1623年在北京工作。一方面是由于汤若望的天文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与顺治的关系,为传教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1)汤若望在明末的活动进入历局,完成历书的修订;三次成功预示日食的时间;铸造20门红夷大炮。(2)汤若望在清初的活动1644年4月25日护卫教堂;同年6月6日保护教会的财产及科学仪器;汤若望仍参与明政的修历工作。顺治皇帝三次封赏他,尊称他为“玛法”和“通玄教师”,亲送匾额“钦崇天道”。9、马礼逊答:马礼逊(1782—1834)1782年1月5日出生于英国,1804年5月,申请成为外国传教士,1807年1月8日,在伦敦苏格兰教会接受圣职。

8、同年前往中国,9月抵达广州,当时他仅二十五岁。马礼逊是中国基督教的先驱,是将新教传入中国的第一人(传教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