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热降解与稳定

PC热降解与稳定

ID:40752256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PC热降解与稳定_第1页
PC热降解与稳定_第2页
PC热降解与稳定_第3页
PC热降解与稳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PC热降解与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聚碳酸酯热降解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2008年12月10日   聚碳酸酯热降解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聚碳酸酯(PC)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冲击韧性、透明性和尺寸稳定性,优良的力学强度、电绝缘性,使用温度范围宽,良好的耐蠕变性、耐候性及自熄性。但也存在对缺口敏感,容易发生应力开裂、熔体黏度大、流动性差的缺点,为此需要对聚碳酗旨进行改性,如开发新的聚碳酸酯产品、增强改性、增韧改性等。目前,聚碳酸酯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光学材料等领域。此外由于PC分子链中存在对水及热都比较敏感的碳酸酯键,在高温有氧及潮湿环境下PC

2、的分子链会不同程度的降解,严重影响了其性能。由于PC的阻燃性能、成型加工性能及在工程应用中的老化问题等都与PC的热降解性能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聚碳酸酯热稳定性及热降解机理的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1影响PC热稳定性的因素由于聚碳酸酯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其热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别,端基结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及不同添加剂等对PC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大。1.1PC端基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聚碳酸酯大分子的端基是影响树脂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Montaud等人通过MALDI-TOF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分别以苯基及异丁基苯为端基的两种不同的PC在空气氛围下的热降解过程,发现后者在空气条件下的降解过

3、程比前者要慢,认为这是由于异丁基分解产生的共振稳定的自由基能起抗氧剂的作用的结果。通过四氢呋喃不溶物分别在300cC及350cC下对加热时间做图发现,在300℃时,加热180m_in后两种PC降解后产生的不溶物量均达到了10%,但是以异丁基为端基的PC(PCI)在2h后不溶物含量开始上升,比以苯基为端基的PC(PC2)推迟了40min,而在350℃时180min后,PCI中不溶物的含量(20%)较PC2(30%)少了10%。他们认为在PCI中降解交联过程要慢些,不同聚合方法得到不同端基。酯交换法制得的PC产品理论上可能得到羟端基和苯氧端基,光气法制得的PC产品在端基封锁之前可

4、官得到羟端基和酰氯端基,酰氯端基水解得到羧端基。高温下羟基会引起酯类醇解,羧基会促使酯类酸性水解,并将进一步发生游离基连锁降解。1.2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对聚碳酸酯的热稳定性也有显著影响。AdamGA等人通过不同摩尔质量的PC的降解性能,TGA表明,摩尔质量对于聚碳酸酯整个降解过程均有影响,并且摩尔质量越小,降解温度越低。王克强等人除用重均摩尔质量(Mw)、数均摩尔质量(Mn)和Mw/Mn表征PC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和分布宽度外,同时采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上的高低摩尔质量尾端起始相对分子质量(M90-Mp,Mp-M10),作为表

5、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两尾端分布情况的参考参数,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与PC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各种参数值基本无差异的各PC样品,其热稳定性基本相同。而具有相同Mw的PC样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低相对分子质量含量高的PC热稳定性较差。1.3降解氛围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降解氛围对于PC的降解也有一定的影响。Jang等人对以叔丁基苯酚封端的双酚A聚碳酸树脂在空气及氮气中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PC在空气中的降解产物与在N2下的非常相似,主要不同在于降解初始阶段,FIIR检测到聚合物中不仅有酯基,还有其他含羰基化合物存在,例如:醛、酮等,并巳此阶段也检测出了更多的支链

6、产物。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PC起始降解温度较N2环境下降低了50℃,而在主要的降解阶段,PC在空气下的降解速率却小于N2中的降解速率。1.4加工助剂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PC在应用中往往会添加一些助剂以改善PC的阻燃性能、加工性能、缺口冲击强度等。这些助剂对PC的热稳定性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Jiang等人研究了作为偶联剂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四丁酯对PC热稳定性的影响。DTA和TGA测试数据表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PC热稳定性影响很小,而用钛酸四丁酯处理的P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开始热失重的温度都比PC的相应温度低得多。这可能是由于钛酸四丁酯与PC间发生反应,使PC大分子链易

7、于断裂,造成PC的热稳定性下降。在PC中添加钛酸钾晶须后,会使PC的热稳定性变差,这是因为钛酸钾晶须具有碱性,PC在碱性环境中更易于降解。当钛酸钾晶须用偶联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四丁酯处理后,与PC共混,热稳定性变得更差,这一结果表明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钛酸钾晶须对PC的热降解具有协同增效作用。Xu等人采用热重分析(TGA)、凝胶渗透色谱(GP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手段研究了甲苯磺酸钠(NaTS)、甲苯磺酸锌(ZnTS)、苯甲酸钠(NaBz)‘和磺酸锌聚苯乙烯离子交联聚合物(ZnSPS)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