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ID:40772060

大小:1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7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_第1页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_第2页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_第3页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_第4页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作文教学案(6)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教学目标:1 、为适应中考要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好较优秀的作文,教会学生精心设计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2 、通过范文指导和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几类开头、结尾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开头俗称“豹头”,也有人称之为“凤头”、“龙头”,都是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好的开头能引起“尝一口想得一杯”的浓厚兴趣。如果把开头比作“凤头”,那么结尾就有如“豹尾”。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2、”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二、开头常见毛病  1、东拉西扯,不入题或入题慢。  2、头重脚轻,开头冗长。有些同学写文章在开头部分写得太多,而后半部分内容偏少,从而导致头重脚轻的毛病。如有同学在一段三行题记后,用了十三行267个字写第一段,颇具大头外星人之型。  3、突兀,不明就理。开头突兀,令阅卷人费解,不明就里。如“人的一生无法预测结果,却能享受过程。过程努力了,结果就无悔了。”  4、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或“改编”材料,杜撰故事,更把文章中心引向他途。  5、不必要的释

3、题。三、设立开头应注意:  1、要向主题靠拢:要迅速明了文章主旨,尽快将文章的主题凸显出来,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要让阅卷老师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引发老师阅读的兴趣。  2、要短小精悍:简洁,切勿繁琐。要力求以最简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文中  3、要有文采:开头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让人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四、开头方略  1、开门见山法就是起笔点题,不转弯抹角,或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阳光总在风雨之后》“浮浮沉沉是人生。没有永远的阳光明媚,也不会永远阴雨绵

4、绵。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总有风雨相伴,没有经历过暴风雨的船帆,永远只是一张破布。没有昨日大雨后泥泞的路,怎会有踏实而精彩的人生。”  2、抒情法即在文章的开头就直接倾诉自己的真情,以点明文章的主旨。常用的抒情法有假设式抒情、对比式抒情和烘托式抒情三种。如《捞起诚信的背囊》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作者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对比衬托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  3、由物联想法是从一个事物写起,引出这个事

5、物相关的人、事、理。同理,也可由景联想,也可由事(短小的)联想。《腊梅花 》腊梅花开了,像一朵朵彩色的云霞,飘进我的心里,牵动我的情思……  《月儿的答案》皓月当空。一叶扁舟,划破了池塘的宁静,踏着月色独自地荡漾着。我爱这池塘的宁静,尽管宁静中有一丝寂寞。  4、名言警句法是从一句名言、俗语、歌词出发,引出要写作的正文。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的作者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  如:人们常说:“人生,就像一段历程,只有走过,才会留下生

6、命的脚印。”是的,一个人的一生……只有走过泥泞,才能留下真正的脚印。  这种开头法,容易掌握,便于使用。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错误。   5、形象诠释法  如《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广袤的天地间有着各种语言的奏鸣。巨浪隆隆是海的呼号,松涛阵阵是树林的沉吟;唧唧如诉是秋虫的私语,厉厉如怨是子规的哀词。然而这些各式的奏鸣终究没能融合成一种高级的和谐来,只有我们人类,才懂得用语言沟通万籁,让话语之河汇成心灵之海。”这样的开头曲折有致,借自然之现象,形象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语言沟通”,从而进入到人际沟通的精

7、神领域中来。这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色彩和趣味,让人眼前一亮。  6、承接话题法开头沿着话题材料和话题所提供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延伸。这种承接既可以从话题背景语中的结尾处续接,又可以从原材料中截取一点续接。  如:未经风雨,路面平坦坚硬,轻松走过而未留痕迹;一夜风雨后,路面泥泞不堪,艰难走过,步步脚印。住持轻捻胡须:“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既是对小僧的启示,也是对众生人生的指引。  7、反面入手法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写起,再转向正面,使文章的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无可厚非的名人效应 》 谈到名人效应,好多人马上

8、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然后就开始逐项列举名人效应弊端的一二三四,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名人效应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名人具有不一般的声名效应是一件很正确而且合理的事情,只要人们利用得好,它绝对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8、设问置疑法开篇设问,总起下文,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  如《当生活遭遇挫折》:“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