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

ID:40779863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7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_第1页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_第2页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_第3页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_第4页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_第5页
资源描述:

《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处才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真正归宿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摘要]佛道因不追求集体行动而被朝廷宽容,信仰上帝会被统治者疑心有政治诉求。神圣性和宗教情怀的丢失造成儒家今天的困境,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编者按】7月以来,由腾讯思享会策动的“上帝在中国”之讨论,引发学界广泛关注。此讨论由知名学者、刚卸任壹基金秘书长的杨鹏先生所著新书“《上帝在中国》源流考”引发,在6月底举办的新书沙龙上,基督教思想背景学者、考古学家、新儒家代表人物及自由主义学者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谁也不对谁客气的交流会。会后高全喜老师撰文《上帝信仰是儒家、基督教、自由主义的最大公约数》更是引爆评论。132014年

2、8月初,弘道书院约请三位儒学思想背景学者,在北京天则研究所围绕“上帝、天道与儒家”这个主题,继续讨论“上帝在中国”这一话题。作者杨鹏现场发言“中国信仰精神的未来在于回归上帝”,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梁涛针锋相对,“有必要从中国历史上找出上帝来吗?”儒者秋风阐述了他所认为的“上帝与天的区别”,指出中国的“上帝不言”。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主任杨煦生则表达了对杨鹏研究的认同,他指出上帝在中国的隐遁,是一个被大家习惯了的精神事件。“超越性”的“隐遁”的过程,是孔子以后发生的。宋儒的新兴儒学,极大程度地强化了这个“隐遁”,现代儒学,某种意义上乃宋儒的深化。他认为,要

3、解决中国信仰问题,从儒学这条线上,起码要回到孔子与董仲舒。腾讯思享会获授权刊发这一组稿件,以期引发对这一“精神事件”的深入思考。转播到腾讯微博孔子和他的弟子演讲人:杨鹏(著名学者,《“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作者)佛道因不追求集体行动而被朝廷宽容13君主集权的政治结构,对中国的宗教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上帝”崇拜被君王垄断以后,民间的宗教并不是没有发展,佛家、道家就有很强的民间基础。我们会发现,君王朝廷垄断了上帝信仰以后,对佛、道的发展蛮宽容的,少数时期有过灭佛现象,但总的来说,中国君王朝廷对佛、道发展比较宽容。仔细想这个问题,结论就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佛教、道教是比较

4、个人化的宗教,讲的是个体超越,不是集体性的宗教,讲的不是集体超越。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追求都比较个体化,不是公共性的。修佛,不会是一个集体性行动,没听说大家约着为成佛而奋斗的。修仙也一样,没听说大家为了修仙,集体行动,抛头颅洒热血。只要不是集体性的宗教,只是不是具有集体行动能力的组织,政治组织性的危险性就比较小。信仰上帝会被统治者疑心有政治诉求13中国是以天子为中心的社会,当朝廷维稳的眼睛看佛道时,会感到佛道本质上威胁不大,因为它们是个体化的。君王朝廷对集体化、公共性的信仰就很紧张。公共性信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上帝崇拜。天子去天坛祭祀时,文武百官几千人,到那儿向“

5、上帝”汇报工作,乞求风调雨顺,保政权长治久安。君王奉天承运,从上帝那儿承接天命,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帮君王承担天命的。身为天子,这是上天的特殊安排,是天命选择。“历史选择了我们”这样的提法,不过是天命选择的现代表达。君王朝廷是“公”的代表,信奉的是公共性的集体性的宗教,拥有团结凝聚的力量。民间宗教,主要是个人化的宗教有发展空间,这是中国宗教的一个特殊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谁一旦打出上帝的旗号,或者类似上帝集体行动的旗号,朝廷就非常紧张。谁一开始拜上帝,似乎就意味着他要争天命,想当天子,而且马上因信众而拥有了集体行动的力量。谁拜上帝,就面临生死搏斗。有些基督徒的朋友让我们给他们讲解一个心态,

6、因为他们是信徒,不想搞政治,但以前老被折腾。“你们是搞政治的。”“我们不是搞政治的,我们就是信仰上帝。”“你们就是搞政治的!”政府官员、警察其实对中国上帝信仰的历史传统有过什么了解,但他们有一种政治历史的某种记忆。垄断上帝信仰是天子巩固政权的传统,你们也去拜上帝,你们都成天子了,你们还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你们什么意思?你们想造反。信仰上帝的朋友们,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不管你有没有政治追求,你只要是拜上帝的,朝廷官员就会不太放心。这不是某个官员坏不坏的问题,是承受君主集权政治垄断上帝祭祀的历史传统的问题。佛道在法外独立儒家依附皇权难以独立身为学者,我自然关心知识分子的精

7、神气质问题,知识人的独立性问题。毛泽东认为,从阶级分析角度看,知识分子本身不构成一个阶级,而是要依附在某个阶级身上,“皮不不存,毛将焉附”,总之,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13从中国历史来看,儒、释、道的文化后面,形成三个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一是儒家士大夫群体,吃皇粮,依附在皇权和官僚系统上的。二是和尚群体,这是依靠在佛寺系统的,吃捐款、佛产及佛法服务,相比起儒生来,相对独立于朝廷官场。三是道士群体,依靠在道观系统,吃捐款,也吃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