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河景观说明

东沙河景观说明

ID:40799008

大小:42.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7

东沙河景观说明_第1页
东沙河景观说明_第2页
东沙河景观说明_第3页
东沙河景观说明_第4页
东沙河景观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沙河景观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设计概述昌平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产值增加迅猛。但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出,严重污染了东沙河河道,超出水体自身净化能力,水质不断恶化,造成水体本身不能利用,并对两岸地下水污染严重。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地面环境景观;另一方面东沙河流域范围的排水两猛增,现有河道因淤堵严重已不能满足安全行洪要求,根据防洪标准,其城市防洪等级为Ⅳ级,与其相关的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目前河水行洪标准是十年一遇,远低于此标准,不能满足

2、规划行洪标准。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2002年8月在沙河高校园区现场办公会上的讲话精神,本着“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并贯彻治理工程要突破传统的治河思路。要因地制宜,宜弯则弯,以直则直,体现出生态治河的理念。二、设计依据1.昌平区东沙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3.北京昌平区卫星城防洪规划;4.昌平三河四路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5.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三、设计目标及指导思想1.设计目标本着“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方开源、统一调度”的治水新思路,以防洪城市化、区域开发标准化为目标

3、,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结合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整体规划。根据东沙河的实际特点和该区域的发展规划,在保证规划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建成自然河道、生态河道、景观河道。2.设计指导思想a.通过疏通河道,提高防洪标准。b.实现雨污分流,封堵为达标排污口,通过水体治理净化,使达标排放的再生水再提高一个等级。c.利用达标再生水,创建优良水环境。d.充分利用两侧的现有沙石坑,使其变成具有净化作用的湿地。并成为集生态、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公园。e.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生态景观。为昌平区及大学城园区提供一条亲水景观廊道

4、。f.充分考虑河道两侧的现有树木,经过适量栽植。充分体现生态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初步建立动态的生态群落体系。g.遵从自然为本原则,尽量不破坏现有的自然环境。并考虑在河道两侧采取多种形式,美化河道。一、项目概述1.项目地理位置:东沙河位于昌平区中部,是温榆河的支流,始于十三陵水库泄洪道,向南经昌平卫星城、南卲镇、马池口镇、至沙河卫星城,与朝宗桥东侧汇入北沙河,长约14KM。本次治理的河道位从京密饮水渠到路庄桥部分,长度约为5.6KM。2.气候:该地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年风向以偏北、偏西北

5、风为主,冬季以偏西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为主。平均风速2~3米/秒,最大风速超过30米/秒。年平均气温11.7度,最热月平均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586mm,最大冻土深度85cm。3.地震灾害:北京地区为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区4.地形与工程地质:项目区为冲积平原,海拔高程100M以下,土壤成分多为石灰岩,少量为花岗岩、沙岩等。5.场地现状:北沙河两侧现有大量的民房和工厂,其中部分厂房和民房挤占沿河绿化带。河道两侧有大量沙石坑,考虑将其建成沿河湿地园。二、景观设计说明1.规划背景由于东沙河在北京市北郊以及昌

6、平区的发展需要,对水体的治理已经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当今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作为城市中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各种城市活动载体,要保持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切的基础。同时,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城市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不再仅仅是居民聚居、生产、生活的场所。而现在对于一个城市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城市中的

7、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综合环境,这就要求城市具有一定的游憩和休闲空间,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城市滨水地区通常是城市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东沙河水体的改造,提高绿化率,对用地进行规划调整以达到对临近相关地区环境的综合改造。改造后的东沙河,将为北京市的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绿化丰富的滨水休闲空间,这也是北京市城市、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沙河流经的地区为北京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随着北京市的不断开发,将成为北京市今后发展的一个亮点。东沙河水体

8、的治理以及绿化景观的建设,将为昌平区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河道治理:经过对东沙河的现场考察后我们认为,东沙河的现有河道淤堵严重以不能满足行洪要求,需进行河道清淤工作。清淤后河道将基本可以满足二十年行洪要求,同时考虑上游多年雨量较少,水量不大的缘故,所以将现有二十年堤岸保留。高程不足的堤岸进行少量堆土,以满足行洪要求。为了维护方便,在二十年堤岸附近保留一条三米宽小路。作为游人和维护人员的步道。在北京看到的河道两岸大多是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