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

ID:40827302

大小:41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8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_第1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_第2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_第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_第4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章节复习: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考透视】本单元知识在中考中涉及的主要考点有:人类主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及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及一些元素多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机化合物及有机高分子的特点;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多社会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卫生健康等条件,提高了人类的生话水平,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近两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有:六大营养素的营养功能及食物来源;常

2、量元素的微量元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性质、用途;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白色污染问题.常以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为考查形式,分值比例不大,重在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图示【名师解读】一、知识性专题专题1化合物的分类12【专题解读】将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依据是看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但这不是唯一标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等的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类似,所以虽然含碳元素,但却把它们归为无机化合物.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

3、分子化合物的分类是依据其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的.如果从化学式来看,碳、氢、氧等元素的原子个数能确定的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如蔗糖(C12H22O11);反之则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C6H10O5)n].例1下表列出了两种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营养成分单位每百克平均含量食品甲食品乙热量KJ21001700糖类g6850脂肪g86蛋白质g146钙mg930200磷mg720150(1)甲、乙两种食品比较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的是,所列的营养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有类.(2)某同学到野外去探险

4、,在上述食品中进行选择,你建议他携带的食品是(选填“甲”或“乙”),你建议的依据是.分析(1)比较表中甲和乙两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值可以看出,甲类食品含营养成分较高.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属于有机物.(2)甲类食品的热值和营养成分都比乙高,便于携带.答案:(1)甲;3(2)甲;热值和营养成分都高二、规律方法专题专题2化学与环境【专题解读】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最大矛盾,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要生产各种化学产品,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看,又必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要解决污染问

5、题,就要从切断污染的根源上着手,这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常见的污染及其成因有:白色污染——大量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废弃物造成的,特点是难降解.酸雨——大量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易污染河流、土壤和腐蚀金属.臭氧层破坏——氟氯烃的使用造成的,后果是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多.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造成的,易使人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后查是使地球气候变暖、干旱.土地沙漠化——地面植被被破坏造成的,造成水土流失.赤潮——水中含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水生植物繁殖过快,

6、消耗水中的氧气,最终会导致鱼类死亡,水质变坏.12上述污染问题,如果是能源或材料使用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来代替它们.如果污染是由人为破坏造成的,那就只能用行动来弥补过失.例2(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①;②.(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kg的二氧化

7、硫.分析(1)酸雨腐蚀大理石建筑、铝合金门窗,污染河流、土壤等.△(2)设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SO2的质量约为x.S+O2==SO23264400kg×1%x答案:(1)①污染河流;②腐蚀大理石建筑(或其他合理答案)(2)8三、思想方法专题专题3测定或证明有机物中含碳、氢、氧元素的方法【专题解读】通常可通过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来证明有机物中是否含碳、氢两种元素,要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1)证明碳、氢元素存在的方法.方法一:将有机物燃烧,

8、在火焰上方倒扣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水生成,证明原有机物里含氢元素;立即倒转烧杯,往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碳元素存在.方法二:将有机物燃烧,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和澄清石灰水,无水CuSO4变蓝,证明原有机物中含氢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2)测定有机物中是否有氧元素,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例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