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

ID:40829983

大小:282.9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8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_第1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_第2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_第3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_第4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人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形象分类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考点阐释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单一物象画面景象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咏物诗意境题抒情主人公(诗人形象)人物形象诗歌鉴赏提问方式1.试简析人物形象的特点。2.诗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1)紧扣文本,抓住描写联系背景,知人论世。(注释)把握人物形象方法点拨(2)分析特征,体会感情。①正面描写:神态、动作、心理。(细节)②侧面描写:烘托(衬托)、对

2、比(1)什么形象——特征、身份塑造了一个××(性格、情感、心境、身份)的形象(2)简析形象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简析,有时点出表达技巧(3)形象的意义——情感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感情解题步骤答案构成: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身份特征)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点明意义)典题示例(一)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

3、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1.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2.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2分)典题示例(二)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陆鸿渐是一个高洁不俗、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清静)、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衬托了他的高洁不

4、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的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寄情山水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典题示例(二)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注:“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位内心充满“离恨”的思妇形象。②她“眼底”充满了“离恨”,心中肝肠寸断,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

5、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足见其离恨之深、相思之切。③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思妇的无限悲伤也表达了作者对思妇的深切同情。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4分)课堂演练(一)野 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悠然漫步于郊野,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隐逸者的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倚杖在近郊漫步,在阵阵秋寒中带着老之将至的

6、怅愁的老者形象。课堂演练(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①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课后演练(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

7、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课后演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