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混凝土养护

抗渗混凝土养护

ID:40841288

大小:40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08

抗渗混凝土养护_第1页
抗渗混凝土养护_第2页
抗渗混凝土养护_第3页
抗渗混凝土养护_第4页
抗渗混凝土养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渗混凝土养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混凝土抗裂与抗渗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实际工程不能背离这一关系。混凝土高抗渗防裂最新抗裂理念的建立,利用了这一关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其拌合水不可以损失,应采用完美湿养护,防止形成失水缺陷。这是遵从混凝土发育规律,将混凝土抗裂与抗渗联系起来的唯一方法。混凝土硬化早期放任其失水,抗裂不抗渗,背离了抗裂与抗渗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是长期以来混凝土工程裂与渗质量通病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 高抗渗防裂;不可分割;完美湿养护;耐久性;水化产物填充理论   0 前言   事物都有其规律性。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可使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成效。人们从事社会活动和生产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事物客

2、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过程。新事物不断涌现,新事物的客观规律也不断被发现,人们的认识也就   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混凝土也有其规律性。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获得,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混凝土的早期发育、受役期间的性能变化、直至劣化破坏“寿终正寝”,其整个生命过程,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对混凝土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就在于寻找或发现这些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近年发现的混凝土高抗渗的形成规律[1],逐步揭示了混凝土抗裂与抗渗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2],这就是混凝土客观规律的一个反映。高抗渗防

3、裂技术[2] 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裂与渗的质量通病,验证了这种关系。   工程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实验室,工程实践的结论比之室内的研究结果更能准确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本文结合混凝土商品化以后的工程实例,对混凝土抗裂与抗渗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   1 抗渗混凝土何以成为特种混凝土   高抗渗本应是混凝土的一种属性。由于种种原因,高抗渗的形成规律直到今天才被人们认识。现在的混凝土都可以实现高抗渗,这是试验与生产实践都已经证明了的[2]。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混凝土的构筑物都具有高耐久性。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必须提高其抗渗性。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不一定具有高抗渗性

4、,但是具有高抗渗性的混凝土其强度更有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尽快过渡到以耐久性而不是仅以强度作为设计依据。高抗渗应成为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成为评价现代混凝土配合比是否合理的依据[2]。因此,抗渗混凝土应是通用混凝土而不应再是特种混凝土了。   抗渗混凝土从特种混凝土向通用混凝土转变,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以往的普通混凝土为四组分,强度等级较低,水灰比较大,混凝土成型后充水空间较大,水泥活性也较低(强度低),混凝土中水化产物总量少。一般情况下水化产物很难将充水空间完全填充密实,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施工养护工艺也不够合理,混凝土成型后失

5、水成为一种正常现象,使得本来就难以填充密实的充水空间失水后形成连通性更强的毛细孔,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一步降低。实际上,国家标准规定的P6~P12 级满足一般防水要求的抗渗等级并不算高,但由于上述原因,混凝土一般情况下连最低的防水等级也难以稳定达到。因此国家规范特别规定了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又为了提高混凝土抗渗的可靠性,各种抗渗剂(防水剂)应运而生,成为特种材料应用于防水混凝土中。抗渗混凝土顺理成章地成为特种混凝土。   后来混凝土发展成六组分,使用了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这是混凝土技术很大的进步,实现了混凝土在质量上质的飞跃。但是以往对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研究一般以基准混凝土作对比,以

6、相同的用水量来评价粉煤灰混凝土的性能及粉煤灰   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由于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活性比水泥低,生成的水化产物比水泥少,要求它的水化产物去填充大小与基准混凝土相同或相近的充水空间,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而且是不够科学的,很容易造成这些混凝土的性能比基准混凝土差。   再加上早期失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还是难以提高。人们对按抗渗设计要求配制的混凝土的防水能力还是信心不足。有些工程为了提高抗渗的可靠性,P6、P8 的抗渗等级也要借助防水剂或膨胀剂。因此抗渗混凝土依然是特种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大大提高了配合比的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要求用水量低、水胶比低。低用水量和低水胶比使混凝土的充水空间大

7、大减小,从而避免或减少了混凝土的泌水离析,提高了混凝土的匀质性,也为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完全填充充水空间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传统施工养护工艺不合理的部分未能得到改进,混凝土早期失水未能加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拌合水蒸发损失仍然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混凝土的失水通道同样构成连通的毛细孔,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降低,同时也极容易造成混凝土的开裂。从技术层面来说,仍然是以添加抗渗或抗裂的特种材料作为提高混凝土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