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的未来发展

核能的未来发展

ID:4085758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核能的未来发展_第1页
核能的未来发展_第2页
核能的未来发展_第3页
核能的未来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能的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核能的未来发展核能,顾名思义就是原子核在裂变和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那么核能作为新时代的一种能量提供形式比之化学燃料又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1.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3.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5.核能

2、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这是核能的天然优势,但是同时核能也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或者说是无法忽视的缺点,一旦这些缺点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核能还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助手。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

3、财务风险较高。4.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5.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6.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所以新时期的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核能而不能的无所顾忌的,肆无忌惮的大肆的发展核能。因为有切尔诺贝利事件在向我们敲打警钟。而世界的核能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世界许多国家讲吧发展清洁能源的注意力重新转向核能。由于化石燃料的供应和价格经常受到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冲突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压力日益加剧,加上两次大事故后世界核电

4、的运行业绩和技术进步,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又把发展清洁能源的注意力重新转向核能。在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潮后,世界核电正在走向复苏,今后许多国家将大规模建造先进的核电机组,并继续开发先进核能系统。未来核电站总发电的比重将提高。MIT报告估计到2050年低方案的情景,全世界核电的发电量将达到8321TW·h,占总发电量的21%;高方案情景核电的发电量将达到14094TW·h,占总发电量的36%。不同类型的国家核能发展速度不同。MIT报告对未来核能增长的情景分析是按不同类型国家分别加以考虑的:欠发达的国家未来

5、50年不发展核能;未来核电厂仍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一些发达国家中已采取反对新建核电站的政策,在这些国家未来不考虑有新的核电站建设;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核电的增长最快。核能技术主要包括第三代核能技术、第四代核能技术、聚变技术、先进燃料循环、技术和核能的综合利用技术。第三代核能技术在安全性大为提高的同时,其经济竞争力也大为提高,发电成本可与火电竞争。第四代核能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更高的安全性、核燃料资源的持久性、核废物最小化和可靠的防扩散性。第四代核能技术多数考虑能量的综合利用,采用先进的热循环生产电

6、力,同时生产氢气、海水淡化等工艺热。燃料循环技术包括铀矿的生产和储备、核燃料增殖和再循环、乏燃料的后处理和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技术等。核能的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指核能的工艺热利用技术,比如核能制氢、海水淡化、石油炼制、油页岩加工、天然气重整、煤的液化和气化等。目前最受关注的是核能制氢和海水淡化。而我国的核工业的西南地物理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理研究所等进行了许多年的研究,已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应正在扩大国际合作,以期能与国际上的研究接轨。总之,目前可控热核聚变还处于基础阶段,但已露出胜利的曙光。有人预计到20

7、50年前后就能实现原型示范的可控核聚变堆,发展到经济实用阶段,则还有一段艰辛的道路,但前途是光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