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

【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

ID:40869877

大小:129.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9

【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_第1页
【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_第2页
【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对岸》(河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岸》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本文作者是(国别)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曾获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和诗集等。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系在竹竿上()豺狼()野鹜()3.“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使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B.拟人,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残阳如血,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4.诗人是以“我”的视角来写的,那么,“我”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请选择恰当的一项()A.是一个充满着好奇和幻想,做着船夫梦的孩

2、子。B.是一个活泼调皮、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孩子。C.是一个体贴妈妈、温柔懂事的孩子。D.是一个追求新事物、追求新生活的孩子。◆课后能力提升5.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为什么?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⑴“对岸”是个什么样的地方?⑵对对岸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和解析基础知识达标1.泰戈尔;印度;诺贝尔文学;《沉船》《戈拉》;《吉檀迦利》(《新月集》)2.jìcháiwù3.B(解析:“邀月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4.A(解析:抓住描写“我”的句子分析)课后能力提升5.不可以。“对岸”是诗人追求的

3、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解析:先表明不可以,再结合文章题目的作用分析理由。文章题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文章线索;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语带双关;⑥提示文章中心;⑦吸引读者兴趣。还要注意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根据文章内容作全面的分析。6.⑴“我”想象中的“对岸”,是恬美神奇的乐土。⑵在这令人神往的景象的描绘之中,寄寓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4、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