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单晶生长知识

硅单晶生长知识

ID:40873018

大小:214.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硅单晶生长知识_第1页
硅单晶生长知识_第2页
硅单晶生长知识_第3页
硅单晶生长知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硅单晶生长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Z法,直拉法又称为切克劳斯基法1918年由切克劳斯基(Czochralski)建立起来的一种晶体生长方法,简称CZ法。CZ法的特点是在一个直筒型的热系统汇总,用石墨电阻加热,将装在高纯度石英坩埚中的多晶硅熔化,然后将籽晶插入熔体表面进行熔接,同时转动籽晶,再反转坩埚,籽晶缓慢向上提升,经过引晶、放大、转肩、等径生长、收尾等过程,一支硅单晶就生长出来了。区熔法又称FZ法,即悬浮区熔法。区熔法是利用热能在半导体棒料的一端产生一熔区,再熔接单晶籽晶。调节温度使熔区缓慢地向棒的另一端移动,通过整根棒料,生长成一根单晶,晶向

2、与籽晶的相同。[区熔法分为两种:水平区熔法和立式悬浮区熔法。前者主要用于锗、GaAs等材料的提纯和单晶生长。后者主要用于硅,这是由于硅熔体的温度高,化学性能活泼,容易受到异物的玷污,难以找到适合的舟皿,不能采用水平区熔法。NTD中子嬗变掺杂,NeutronTransmutationDoping(NTD)这是采用中子辐照的办法来对材料进行掺杂的一种技术,其最大优点就是掺入的杂质浓度分布非常均匀。对于半导体硅,通过热中子的辐照,可使部分的Si同位素原子转变为磷(P)原子[14Si31的半衰期为2.62小时]:14Si30

3、+中子→14Si31+γ射线→15P31+β射线;从而在Si中出现了施主磷而使Si成为了n型。对于Ge,通过热中子的辐照,可使含量超过95%的同位素32Ge70原子转变为受主31Ga71,从而可使Ge成为p型半导体。由于同位素原子在晶体中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而且中子在硅中的穿透深度又很大[≈100cm],所以这种n型Si和p型Ge的掺杂非常均匀。这对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和辐射探测器件的制作是很有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