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

ID:40873086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_第1页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_第2页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_第3页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硫化剂、吸酸剂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言氟橡胶由于具有耐化学腐蚀、耐油、耐高温、耐高真空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航空等领域。氟橡胶再生胶因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和使用。氟橡胶是一种高度饱和的含氟高聚物,因此不能用硫磺进行硫化,而采用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胺类及其衍生物、二经基化合物等硫化剂。常用典型品种分别为BP(过氧化苯甲酞)、3号硫化剂、双酚AF。其中26型氟橡胶常使用3号硫化剂,用于耐热耐油制品;3号硫化剂易于分散、能提高塑性、工艺性能较好,硫化胶的耐热性、压缩永久变形性能较好,所以被普遍使用;BP常用于23型氟橡胶,用于耐酸制品中;双酚

2、AF多用于低压缩永久变形胶料。配方中的吸酸剂用来中和氟橡胶硫化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同时还能促进交联密度的提高,赋予硫化胶以较好的热稳定性。常用的吸酸剂有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由于氟胶再生胶中已含有硫化剂和吸酸剂以及填料等,所以氟胶再生胶配方中的硫化剂和吸酸剂不能过量加人。1实验部分1.1原材料氟橡胶再生胶:硫化的氟橡胶废品及边角料(未经二段硫化)经开炼机薄通后而制。3号硫化剂、过氧化苯甲酞、双酚AF、轻质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钙等均为工业品。1.2设备和仪器XK-160开炼机,45t平板硫化机,XLL-2500

3、橡胶拉力机,电热鼓风恒温箱等。1.3配方基本配方A:氟橡胶再生胶100;轻质氧化镁4.0;3号硫化剂、BP和双酚AF为变量。基本配方B:氟橡胶再生胶100;3号硫化剂1.5;轻质氧化镁、氧化锌和氧化钙为变量。1.4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混炼加料顺序为:氟胶再生胶~吸酸剂~硫化剂。混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生热过多而粘辊。硫化时要进行二段硫化。一段硫化目的是使制品初步定型,获得所需形状。一段硫化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硫化条件为150℃、12MPa、25而n,采用逐步升温。升温条件为:常温→100℃→150℃→200℃→250℃(各用

4、一小时)。二段硫化在电热鼓风恒温箱内进行,硫化条件为200℃、24h。性能测定:按GBIT528-92、GBIT529-92标准测定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2结果与讨论2.1硫化剂用t对氟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采用配方A研究了3号硫化剂、BP及双酚AF用量对氟橡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l、表2、表3。从表1-表3可以看出,随着硫化剂用量增大,硫化胶拉伸强度和硬度增大,扯断伸长率减小。3号硫化剂用量在1.0-1.8份、BP用量在1.2-1.5份、双酚AF用量在1.0-2.0份时综合性能较好。用量再增加时,当交联密度增大到

5、一定程度后使得硬度太高且伸长率太低。同时也可看出,在以氧化镁作吸酸剂的胶料中,不同的硫化剂对性能影响的程度为:3号硫化剂>双酚AF>BP。2,2吸酸剂用,对氟橡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配方B的测试,探讨了吸酸剂用量对氟橡胶再生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4-表6。吸酸剂可以中和硫化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同时促进交联密度的提高。由表4-表6可以看出,吸酸剂用量越多,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越大,伸长率越小。轻质氧化镁用量在2-8份、氧化锌4-8份、氧化钙4-10份时,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用量再增多时,由于交联密度过高而使伸长率过低从而失

6、去使用价值。同时还可发现,吸酸剂在3号硫化剂胶料中对性能影响的程度是: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通常,26型氟橡胶配方中,硫化剂用量2-4份,吸酸剂用量10~20份。通过实验发现,氟胶再生胶中因已含有硫化剂和吸酸剂。所以用量不宜多。整体而言,硫化剂用量在1-2份、吸酸剂用量在2-10份为宜。3结语(1)通过在氟胶再生胶中加人不同用量的硫化剂和吸酸剂后的性能测试,发现随着两种配合齐d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拉伸强度,但同时也使硬度增高,扯断伸长率降低。(2)综合考虑各项性能,硫化剂最宜用量范围为:3号硫化剂1.0-1.5份,BP

7、为1.2-1.5份,双酚AF为1.0-2.0份。吸酸剂最宜用量范围为:氧化镁2-8份、氧化锌4-8份、氧化钙4-10份。(3)吸酸剂在3号硫化剂胶料中对性能的影响程度为: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4)硫化剂在氧化镁作吸酸剂的胶料中影响性能的程度为:3号硫化剂>双酚AF>BPo【关闭窗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