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ID:40877306

大小:1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年级:高二必修班学科:地理必修三课题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农业布局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流水号:20100902学习目标: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措施。知识点一、农业生产和布局自主学习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其中占主导地位。农作物以、、春小麦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基地及最大的生产基地。东北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三大林区。2.农业布局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具有明显的特点。东北地区自东向西可以分为以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为主的

2、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带;自南向北可区分为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交错地带。图表导读读图4-2-9“东北地区林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针叶林、阔叶林、经济林各主要分布于哪些区域?有何分布规律?2.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森林覆盖率下降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是哪些方面?合作探究1.东北地区农业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哪种分异规律?其成因是什么?2.读图4-2-10、11、12,东北三省农业构成组图,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你有何建议?知识点二、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自主学

3、习1.黑土的开发为了提高黑土的肥力,一要注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二是植树造林,加强对、沟谷进行治理,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2.林业的发展东北林业的发展应坚持以为主,还要加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3.湿地的保护保护湿地资源采取的措施:建立;对已围垦的湿地逐步;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图表导读1.读图4-2-18“东北地区主要湿地分布”,图,指出东北地区湿地的主要分布区?2.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湿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6丹阳六中教学案编制人:谢红丹年级:高二必修班学科:地理必修三3.结合图4-2-13

4、、14、15及知识窗“走向网络时代的东北农业”,思考: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农业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合作探究1.黑龙江省停止垦荒后,农业发展路在何方?2.结合“活动”提供的材料,思考东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原因、意义和对其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作用(发展方向)。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自我评价】读右图,回答1~3题:1.该图最有可能是()A.东北耕地分布图B.东北经济作物分布图C.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D.东北林地分布图2.图中图例Ш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针叶林B.大豆C.春小麦D.人工林和次生林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是()A.保护水土B.建成我国的畜牧业基地C.综合治理中、低产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下列是我国某个地区的农事安排,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4~6题。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月份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作业种植高粱、小米种植冬小麦种植大豆

7、田地休耕4.依表中时间及种植作物的次数来看,该地区的种植制度一般是()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5.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长江中下游平原B.辽河平原C.松嫩平原平原D.塔里木盆地6丹阳六中教学案编制人:谢红丹年级:高二必修班学科:地理必修三6.第三年时,田地要修耕半年,主要考虑的目的是()A.合理安排农事的忙季与闲季B.减少病虫害C.避免市场供过于求D.保持土地的肥力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

8、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8.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9.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1)A区域人口密度比B区域大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区域面临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