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ID:40892812

大小:134.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注意:1、本试卷共五大题、22道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请把条形码按要求贴在答题卡上,并认真填写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写出本学期在实验室使用的一个测量工具名称以及所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测量工具名称_____________,测量物理量名称_______________。2、古人常以“水中月、镜中花”比喻虚幻的镜像,在物理学中,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__现象,由此可见,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3、人们只依靠声音的____________就可辨别二胡、古筝、横笛等不同的乐器;在教室内倡导同学们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里的“轻声”是指_________。4、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游泳选手孙杨在比赛中奋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用力拉皮筋,皮筋会伸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5、将装水的饮水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一段时间,水将会凝固成冰,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______

3、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不变”)6、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盐水、硫酸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若三种液体中酒精的密度最小、硫酸的密度最大,则甲杯中一定是__________,乙杯中一定是_________。(图1)甲乙丙7、绿茶瓶盖的外缘有一些竖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自行车链条经常加注润滑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8、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

4、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9、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优美的轻音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说是噪声B.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噪声是指那些响度较大的声音D.歌唱家优美的歌声有时也会成为噪声10、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2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A.“海市蜃楼”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图2)11、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针对矿泉水,没有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A.质量B.重量C.密度

5、D.体积。12、下列事实与物理知识相吻合的是:()A.我省宇航员陈冬从地球到达天宫二号轨道舱,重量没变。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7500g。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为1100mm。D.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13、本学期同学们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实验,这些实验有一“共同点”,都经过数次测量,测得多组数据。其中“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B.控制变量,探究条件(变量)对结果的影响。C

6、.改变变量,多次测量,探究规律。D.控制变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D.人向上提起水桶,同时水桶也向下拉人。15、关于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A、9.8N等于1kgB、9.8kg等于1NC、质量是9.8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D、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16、完成光路图(2分)F17、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

7、水平向左运动,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及摩擦力示意图。(2分)F四、实验探究题(18题4分,19题6分,20题10分,共20分)18、用刻度尺测量以下物体的长度或直径,把测量结果写在横线上。(每题2分,共4分)(图四)(1)木块长度为_______________(图五)(2)细铁丝直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题(每空1分,共6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把蜡烛放在A、B、C、F、D各点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则:(图六)(1)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时,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2)当蜡烛放在_

8、__________点上时,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3)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时,屏上出现物体最小的实像。(4)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时,屏上观察不到像;从凸透镜另一侧也观察不到像。(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