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误区

高效课堂误区

ID:40911671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高效课堂误区_第1页
高效课堂误区_第2页
高效课堂误区_第3页
高效课堂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要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 一、高效课堂并非教师不讲 有些课堂上一味地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做“甩手掌柜”。很多东西教师都让学生去自学,去让学生给学生讲解。而事实上,很多知识只靠学生自学是理解不了的。传统的教师讲授仍然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只要你不是满堂硬灌就可以。 二、高效课堂并非简单的拉开桌子 高效课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但并非将课桌摆放到一块就是高效课堂,这只是合作探究的表面形式。课桌摆放组成学习小组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合作探究的载体,然而要真正通过竞争和合作来达到高效学习。不能为了场面上的热烈和表面上的活跃而追求形式

2、上的合作学习,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探究要有探究的效果,要让学生真正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提升能力。 三、高效课堂并非掌声越多越好。 掌声是教师鼓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一节课掌声泛滥的话,那样的掌声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掌声应该送给课堂上展示精彩、互动充分的小组和个人,而不是逢讲就鼓掌。当然实施高效课堂的初期,应该多给予学生掌声,但是当同学们都适应高效课堂之后,便要有选择的鼓掌,让掌声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否则也就成了形式。  四、精英展示也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理念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一

3、节课或者说每一节课都是个别学生展示,那样他们就变成了老师的“代讲者”,其他的学生也就由传统的被动听教师讲变成听几个学生讲。所以教师应预设一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如果仅仅是个别展示,那样会让高效打折扣的。  五、课堂大容量并非高效 高效不在于教师讲解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高效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笔记,而在于学生脑子里多了多少知识. 六、高效课堂并非一定要完美 有些教师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完美的课堂,就是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是学生全部理解了没有任何问题的课堂。事实上这样的课堂是不存在的,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4、一堂没有上完的课只要学生掌握效果好,也可以是高效的。如果只为了赶进度学生没有理解和接受算不上有效果,更别说什么高效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几个误区迟桂军  读完刚刚到手的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2009年第二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其中的一些文章很值得咀嚼和回味,好多观点和理念对我们当前进行的课堂改进行动研究和自主互助学习型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现摘编如下:误区一:把“主人”等同于“主子”,认为多表扬学生就能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上,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放下架子,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但伴随着课

5、改的深入,学生的地位大有从“主人”变成“主子”的架势。课堂上不论学生读书或发言的情况如何,哪怕回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也会得到“你真聪明”或“你真棒”之类的夸奖,廉价的表扬之声充塞课堂。对于课堂上犯错误的学生,哪怕是比较严重的错误,教师也只是说:“希望下次注意。”不敢直面学生的错误并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学生从教师“和风细雨”的处理中,很难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更谈不上去改正错误。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两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新课改倡导多表扬、少批评,并不是要我们滥表扬、不批评。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把我好分寸,注重效果。学生毕竟

6、是学生,是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生命主体,批评指正学生所犯错误恰恰是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尊重和负责。我们要正确认识表扬和批评的作用,准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真实“主人”,千万不能认为表扬就是尊重,就会实现课堂高效和谐。误区二:把“合作学习”等同于“课堂讨论”,认为热闹的课堂就是和谐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随即宣布小组讨论,于是教室里嗡嗡一片。小组里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听”!学生立即安静下来。接下来就是课堂交流,学生又重复起小组讨论中所说的话。

7、最后,教师在鼓励肯定后“演绎归纳”,总结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合作学习”就在这样一片“热闹”的讨论声中宣告结束。  如此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合作学习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误认为“合作”就是“讨论”。其实,“合作”和“讨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合作学习旨在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在优势互补中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进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透彻。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密切配合,积极互动。而讨论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环节,更是教学策略。合作需要讨论,但讨论不是合作的全部,更不能认为“热闹”的

8、讨论就是合作学习。只有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真正体现师生间的教学民主,体现新课改要求的合作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