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

ID:40951371

大小:4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1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_第1页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_第2页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_第3页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_第4页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报告(职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彭山县水利局刘光强南美白对虾原产于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最早由美国科研人员在70年代末完成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我国的台湾省于1979年11月引进此虾,并在1982年繁育成功,1988年7月,我国大陆将此虾引进,1992年8月全人工繁育获得成功,1994年在沿海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1998年在沿海人工淡化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但内陆淡化养殖才起步,未见其成功养殖报道。为全面落实农业部有关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以及四川省关于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快

2、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指示精神,引导全省水产业向高品质、高效益、无公害水产方向发展,省科委下过了本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了虾苗在内陆淡化培育、成虾养殖的养殖技术,指导全省乃至西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养殖企业经济效益,使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成为四川省水产业再上新台阶的增长亮点。一、项目的主要技术措施(一)技术设计依据本项目技术设计主要以农业部“九五”10水产科技指南为依据,结合四川自然、地理、渔业生产技术水平,参考近几年来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先进技术、经验,借鉴美国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二)主要技术内容1、淡化培育技术(1)淡化培育

3、池设计、施工(2)淡化培育液配方设计、兑淡技术(3)虾苗的日常管理技术2、成虾养殖技术(1)虾苗投放及前期管理(2)成虾池的水质管理技术(3)成虾池的投饲技术(4)虾病的防治技术(二)主要技术路线(一)南美白对虾苗淡化生产1、虾苗的来源:2003年4月18日至7月29日,先后从沿海分四批空运0.3-0.5cm虾苗1400万尾进行淡化。2.淡化培育池设计:淡化培育池采用28m2的长方形水泥池进行培育,池内安装加热管道,用锅炉加热蒸汽升温。水源为通济堰灌溉用水,3、日常饲养管理3.1.虾苗的淡化:2003年4月18日购回100.3—0.5cm计230万尾,按五种不同培育液进

4、行培育,经过13天培育,于5月4日淡化出190万淡化苗达1.2—1.5cm,1#池淡化培育高达90%,3#池为72%左右,其余都在40%左右,5月17日以后三批按1#配方进行培育止于7月29日,共培育出淡化苗1800万尾,平均淡化成活率为84.28%。见附表一3.2虾苗饲料及投喂:在培育过程中,投喂丰年虫,作为虾苗的饵料。3.3在虾苗池的前期,由于室外气、水温教温室内还需加热升温,保持淡化培育池水温在25—28℃之间,同时逐渐加深池水。交换池水时,做到恒温换水。(二)南美白对虾的成虾养殖2.1池塘条件面积为2—5亩不等共29口。均设有两个水车式增养机,低层架设充养网管。

5、2.2水质条件水源采用通济堰灌溉用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养量为5毫克/升以上,PH值为7.9,透明度40厘米,氨氮小于0.2毫克/升。2.3基础饵料生物培养:先进水70cm左右,并以40目滤水网过滤,然后用卤水把池塘水的盐度调至1.2‰—1.5‰10。接着施有机肥100kg~150kg/亩,施尿素2.5kg/亩,过磷酸钙0.5kg/亩,使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一般可每2—5天施肥一次,达到所需浓度时就暂停施肥。PH值控制在7.8—8.6。总之,在虾苗入池前5天—7天,要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2.4虾苗放养淡化苗培育到体长1.1-1.5cm就可下大池,在放苗前2天将

6、培育池盐度降至1.2—1.5‰。大池水温必须在18℃以上放苗,最好20℃以上。因为南美白对虾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摄食活动即受影响,(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最快生长为27-31℃)。放苗前要试水(药效是否已过),水温相差不得超过3℃,在上风处慢慢把虾苗放入池中。各池放养情况见附表二。2.5水质管理。养虾生产其实就是养水过程,南美白对虾对水质条件虽不如其它虾那样苛刻,但也要严格标准。水体前期透明度25cm左右,中期25cm—30cm,后期30cm—35cm。前期主要以培养池中浮游生物为主,投饵为辅,中、后期相反。整个养殖过程一般

7、不换水或少换水,水位最深1.3cm(因池渗漏,无法提高水位),每20天用生石灰10kg化水全池泼洒,PH值控制在107.8—8.6范围内,氨氮浓度不超过0.35mg/L,硫化氢浓度不超过0.15mg/L。2.6饲料投喂技术刚进苗稳定后,10小时后开始少量投喂0号开口料,每万尾60-80克/天,用水调和后岸边及四角泼喂,设置1-2个饵料观察台,体长到3厘米时投1号料,4厘米投2号料,5厘米以上投3号料(成虾料),。虾苗入池25天以内,主要培育池塘内的基础饵料,如水蚤、硅藻等,对虾饲料投喂次数:养殖前期(25天以内)3—4次/天;中期(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