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

ID:40957439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1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_第1页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_第2页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_第3页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_第4页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水画写生与创作1、定心静观:“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坐、凝神、存想”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要寻找内涵的、本质的规律和奥秘。正如常说的:“心有成见,视而不见”,所谓成见,就是说,你只看到表面的一些现象,就认为您对它的整体以及内部规律都了解了,就认为它非常简单。所以,有了成见或一般的常识性认识之后,在写生的时候就观察不深入,所以,成见和常识是写生时候的最主要的障碍。要剥开常识和成见的表面,去观察内部的规律,自然界的规律都是内涵的,要把眼前的一切对象都看作是生疏的,要加以重新认识,使一切都充满了新鲜的感

2、觉之后,再开始描绘。2、凝神构思:好的作品是“若不经意”,但是,若不经意,并非是真不经意,是“经意之极,若不经意”。3、意匠加工:意匠是艺术家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手段,也是一个艺术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意匠是创造意境的必要的加工手段,中国艺术长于大胆剪裁,有时候几乎剪裁到零,所以中国画上经常有大量的空白,这和中国戏曲艺术的处理是完全一样的,即,以虚代实。4、夸张:夸张是感情强化的表现,在感情上给人以最大的满足。具体到画面上,要密处更密,疏处更疏。强化与减弱。5、山水画的透视:(1)“三远”法:“自下而观

3、其上,谓之高远”(仰视);“自前而观其后,谓之平远”(平视);“自前山而观后山,谓之深远”(俯视),深远,层层叠叠,不知其有几千万重,深处宜曲,此最难处理。(2)散点透视:必须打破焦点透视的局限与束缚,特别是较长的竖幅和长卷,尤其如此,在一个画幅里要有多个视点,也就是说视点是不固定的,是游走的,否则画面易散。围绕每个视点使画面内紧外松。(3)云遮雾挡法:为消除散点透视在画面中所产生的矛盾,可巧妙地用云雾(空白)进行调和,使画面趋于协调。(4)剪裁与取舍:“取近不取远,取远不取近”,一般要将描绘的重点

4、放在中景。(5)门板式透视:视平线的位置要尽可能的高,前后景物透视变化不能太大,这样,可以使画面有更大的容量,可以把远处的景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具体。(6)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在创作实践中可互相结合,灵活运用。6、构图形式与法则:(1)开合:绘画上的构图的“开合”与作文章的“起结”是一样的,一篇文章大致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组成,承、转是文章的中间部分,起、结为文章的开始与结尾,所以,一张画的好否,重要的就是一张画起、结两部分处理的好与不好,“开”即外张;“合”即内敛,开合是画面中两种力的互相制约

5、与平衡,“开”与“合”两者互为对立,互为统一。比如画树,树根为起,树干为承,分枝的地方为转,最后小枝结构画的完善的部分为结。不管是起、承、转、合,或归纳成两部分,起和结,都是两种力量的互相制约。画的开合的规律,最主要是外张和内聚这两种力量互相制约,就是外扩与内敛。(a)外张:外张这种向外切出、展开的构图容易取得气势,张是力量的外伸,有动势,可以使画外有意。但,这种以外张为主的构图,若处理不好很容易散。(b)内敛:内敛这种向心力比较强的构图,四周都是虚画的,也叫画入,就是藏、内敛,敛,就是向内的力量的

6、内涵、深化,一般为减弱四周,突出中间部分,有静感,使画内有神,就是容易集中的看主要形象,让视线集中在画的中心。中间的实与周围的虚形成了对照,这种构图,容易集中,但,也容易画的比较小气。(c)外张与内敛两种力量的均衡处理:如水流的旋涡的向心力与旋涡四周水面外切处理的外张力两者的均衡发展,正是两者的互相制约,才使构图能够相应的稳定下来。画面中的任何物像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而非表面的结合。能否处理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一幅画成败的关键所在。(2)高视点盆景式的结构方式:高视点盆景式的结构方式

7、是中国山水画章法中最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的构成方式可以概括为画幅下部的坡岸;中部的杂树、斜坡、水面、雾蔼;上部的山峰等三个层次的结构方式。下、中两个层次仅增加画面的高度,并不能增加山峰的高度。然而,画面的高度与山峰的高度间会形成一种视觉差,误把与山峰并不处在同一个高度层次上的景物叠加进去。这样也就在画幅这个平面上助长了山峰的气势。历代画家们正是运用了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视觉差,造就了无数高耸入云却并不陡峭逼人的壮丽山河。它们是心造的,是意念的,但放在同一个平面内却又是真实的,可感的,层次井然的。7、

8、虚实:虚、空白是中国画形式美中的极为重要的表现方法。主张“计白当黑,知白守黑”,虚和空白,能给观众以充分的更广阔的想像驰骋的空间。中国戏曲里也是很讲究虚实的,如,以马鞭,表示骑马;以船奖表示划船,这都是以虚代实,以少胜多的表现方法。一幅画,有以虚为主,虚中见实;有以实为主,实中见虚;有虚实相间相得益彰。不论那种,都要作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大的虚实里边穿插小的虚实变化,以这种虚实相间构成画面的情趣。其中,以实为主的画面,在画的时候,实的部分也要有层次,有东西。边角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