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成因类型评价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

ID:40961784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2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_第1页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_第2页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_第3页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_第4页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床成因类型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液矿床成因分类和成因类型模糊评价法郑有业,金明秀摘要:任何矿床都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产于某种地质环境的与周围岩石具有成分差异的特殊地质体。热液成矿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甚多。热液成矿过程受构造、岩浆、地层、流体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制约,矿床产出形式多种多样,加之一般在一个矿化区域几个矿化作用一起发生,而且由于热液矿化作用所生成的矿体内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变质热液成矿作用重叠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变质热液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模糊关系。本文采用比较矿床学研究思路,将热液矿床划分为浅成热液、变质热液和岩桨热液等3个成因端员,运用模糊关系合成理

2、论,模糊子集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解决矿床成因类型的评价问题。关键词:热液矿床,成因类型,模糊解释1.热液成矿系统的新分类明确了浅成作用的特征及其与变质和岩浆作用的差异之后,我们即可将热液成矿系统简单地划分为与《普通地质学》、《矿床学》和《岩石学》等教材内容相一致的3个端员性的类型或系列,即浅成热液、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矿床,简单说明如下。(1)岩浆热液矿床(magmatichydrothermaldeposit)。该类矿床包括文献中常见的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夕卡岩型、铁氧化物型或IOCG型((ironoxidecopper-goldsystem)、云英岩型、碳酸

3、岩型和脉型矿床(intrusion-relatedvein)。此类矿床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于岩浆侵人体内部或侵人体附近的围岩中,初始成矿热液来自岩浆热液,后演化为岩浆热驱动的大气降水热液,通常早阶段成矿温度较高(>350℃),也称“浆控高温热液型(intrusion-relatedhypothermaltype)[7],相关研究工作较多,认识较为深人。其中,脉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有华南的钨锡石英脉、东秦岭的辉钥矿石英脉[8]和辉铝矿萤石脉[9]以及一些含金石英脉[10-11]。值得说明,无论岩浆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如何,岩浆及岩浆热液的起源深度都是较大的,一般大于12km

4、。岩浆热液盐度高、CO2含量变化范围大,岩浆热液矿床大量发育高盐度的含子晶包裹体,特别是含CO2的多子晶包裹体,甚至出现熔融包裹体。(2)变质热液矿床(metamorphichydrothermaldeposit),又称造山型矿床(orogenic-typedeposit)。该类矿床系由造山型金矿概念和成因模式拓展而来[12],缘于派生成矿热液的区域变质作用总是伴随于造山作用(包括俯冲增生造山、大陆碰撞造山、陆内走滑造山和陆内挤压造山)。造山型金矿是指由变质热液形成的构造控制的脉状金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与造山作用有关,包括了文献中常见的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

5、构造蚀变岩型、绿岩带型、浊积岩型等金矿床[12-13],涵盖了23个储量>500t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黄金资源}[14]。变质热液盐度低、富CO2,变质热液矿床大量发育低盐度的富CO2包裹体,但流体沸腾或相分离之后可出现含子晶包裹体发育。(3)浅成热液矿床(epizonogenichydrothermaldeposit)。该类矿床包括了3种情况:①产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中,由岩浆驱动的循环大气降水热液作用形成的后生低温热液型的金、银、铅锌、铜、铀等金属元素矿床和一些非金属矿床,惯称浅成低温热液型(epithermal),本文称为火山容矿浅成热液型(volca

6、nic-hostedepithermal/epizonogenichydrothermal,简称为VHE或VHEH),可进一步划分为高硫型和低硫型。②产于沉积建造中的由循环大气降水热液或活化盆地卤水作用形成的后生低温热液矿床,可称为沉积容矿浅成热液型(sedimentaryhostedepithermal/epizonogenichydrothermal,简称为SHE或SHEH),包括了文献中常见的卡林型金矿、MVT型铅锌矿、砂岩型铜矿、砂岩型铀矿、汞锑矿床和一些低温分散元素矿床。③由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作用(发生在岩石圈一水圈界面)形成的同生热液矿床,常称热水沉

7、积矿床或块状硫化物矿床,根据容矿地层中火山岩的多寡区分为VMS或VHMS型(volcanogenicmassivesulfide或volcanic-hostedmassivesulfide)和SEDER型(sedimentaryexhalation)。很明显,热水沉积作用是介于内生与外生之间的成矿地质作用,即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表面,具有外生作用的特征,但由地球内部能量驱动。浅成热液的盐度低、贫CO2,浅成热液矿床只发育低盐度、贫CO2的水溶液包裹体,罕见CO2包裹体或含子晶包裹体。事实上,它们之间的过渡和叠加现象是难免甚或常见的。过渡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之

8、间的可能就是混合岩化热液矿床,火山岩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