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ID:4096343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2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_第1页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_第2页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_第3页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_第4页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我的三部六经体系是建立在“天道阴阳”五运六气、“藏气法时”及八卦理论基础上的。我们认为,“藏气法时”理论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才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一)、《周易》八卦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中乾卦是纯阳卦、坤卦是纯阴卦,乾坤合成一太极,乾为阳极,坤为阴极。(二)、《内经》运气学指出:“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六经为标,六气为

2、本。其中“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标本皆阳,是为纯阳,当配乾卦;而“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标本皆阴,是为纯阴,当配坤卦。因为乾坤合为太极,所以少阳和太阴就组成人身之太极。(三)、《内经》“藏气法时”观点认为,厥阴风肝主春,太阳火心主夏(《内经》曰心为阳中之太阳主夏。柯韵伯说心主太阳。),阳明燥肺主秋,少阴寒肾主冬,太阴湿脾主长夏,少阳相火主暑热。所以由少阳和太阴组成的太极配应长夏暑天,厥阴肝风和太阳心火配应春夏为太极阳仪,阳明肺燥和少阴肾寒配应秋冬为太极阴仪。(四)《伤寒论》内证,

3、从六经欲解图可以看出阳仪和阴仪的情况,从丑到未欲解时按次序排列着厥阴、少阳、太阳阳仪三经,从申到寅欲解时按次序排列着阳明、太阴、少阴阴仪三经。张仲景六经欲解时是从一日十二时辰说的,若从一年来说,就是从大寒、立春到大暑、立秋上半年为阳仪三经欲解时,从大暑、立秋到大寒、立春下半年为阴仪三经欲解时,大家看看我们这个中医三部六经体系有没有道理,符合不符合《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以上是阴阳两类的纵向排列,若从横向排列则为:上焦太阳、阳明中焦少阳、太阴下焦少阴、厥阴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二集·卷二·太阳上篇》就说:上焦外通太阳、阳明,中焦外通少阳、

4、太阴,下焦外通少阴、厥阴。杨上善在注解周秦医经遗文“时禁”时说:绝人长命又有三:不知三部九候,所以绝人长命,一也。不知以身命合四时五行,绝人长命,二也。愚医不知年加之禁,反妄攻正气,故绝人长命,三也。杨上善所谈夭折人命的三个原因,就有二个是我建立“中医太极三部六经”医学的因素,即“合四时五行”的“藏气法时”观和“不知年加”的五运六气学说。太阳少阳合病和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合病和太阳阳明并病。阳明太阴病和阳明少阴病(承气汤证)。我的

5、“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就由此诞生了。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其中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春夏主阳,所以肝心也主阳。秋冬主阴,所以肺肾也主阴。长夏处阴阳之交的转化阶段。其与三阴三阳的关系是:春风应厥阴肝,夏火应太阳心(心为太阳),长夏湿应太阴脾(雨水最多时),秋燥应阳明肺,冬寒应少阴肾(肾为少阴,雨水最少时)。我们可以用四时五藏阴阳示意图表示于下:请注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藏气法时”的“时”所用的三阴

6、三阳是指“天时”——天道日月的运行所产生的阴阳变化之时,故《系辞传》说“阴阳之义配日月”,《灵枢》说“阴阳系日月”,《灵枢·阴阳系日月》说: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仿佛。…

7、…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素问·五运行大论》也说“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不合阴阳”,其原因是“此天地之阴阳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强调的是“观象”。所谓的“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是指地平五方上的四时五行,即东方甲乙寅卯属木、南方丙丁巳午属火、西方

8、庚辛申酉属金、北方壬癸亥子属水、中央戊己丑未辰戌属土之谓,我们称它为主气吧。这里说的是天道阴阳的五行,即甲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