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

ID:40969661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2

上传者:U-168180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 鄂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教案鄂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群众积极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爱戴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4.知道一些革命烈士,从他们的革命事迹中体会革命精神,并学会用实际行动纪念他们。  5.能够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问题,能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收集解放战争的背景资料和“拥军爱民”的故事、歌曲等。  2.收集革命先烈的遗书、诗歌等,为朗诵会做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一、背景讲述,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讲述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及战争初期的情况,发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了解进行补充。  二、学习感悟  1.历史回放。教师展示三大战役,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2页的“小资料”,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的基本进程和结果。  2.探讨人民军队胜利的秘诀。  引导学生阅读“陈毅元帅的觉悟表白”和“国民党将军的困惑”两则材料,对比分析,发现问题: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证解放军部队作战,遍地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而国民党军被围困时,伤兵没人抬,死人没人埋,引路没向导,吃饭没粮食,狼狈不堪…… 问题探究: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是什么意思?  人民解放军胜利的秘诀是什么?  3.列举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事迹。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淮海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图、“车轮滚滚上前线”的故事。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故事及“人民解放军夜宿上海南京路”的图片。 讨论交流:学生从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故事中谈体会,感受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和谐的军民关系。   三、演绎深化  全班分组展开大讨论,探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原因。老师引导学生从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解放军的正确战术和英勇奋战等到诸多方面展开思考。第二课时  共和国不能忘记  一、观看影片,渲染气氛  1.播放《开国大典》影片,让学生人中感受中国人民在那一刻的欢快心情,从而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提问:看到此时此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观后感。  二、学习感悟  1.教师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图片,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情况及建筑特点,让学生感知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2.学生朗读碑文,讨论碑文的含义。  3.学生讨论后有感而发,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阅读祭文《中华魂》并观察“少先队员们瞻仰烈士墓“的图片,然后提问:如何用具体的行动纪念革命先烈?  三、演绎深化革命烈士遗书、诗歌朗诵会。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教学反思鄂教版   小学的《品德和社会》课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涉及到了中国的许多历史知识,它们以散点式呈现,为相关的主题服务。作为品德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历史资源,使历史成为德育的“激活因子”,在引领学生回顾历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一、情景描述:   (一)从“清朝政府”到“中华民国”,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课上我先由一幅趣味漫画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引出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的资料。“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但是为中国社会的民主和进步做出 了贡献。我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的情感进行强化,“自己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听别人的话,都让别人指挥,你自己不能作主,你们的心情会怎样?”这样就将历史的情景与现实相融合,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接着我出示了清朝时期的一些受外国人欺负与新中国当家作主的图片展示给大家。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达到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之目的。   (二)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从“红军万里长征”到“新中国的成立”。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富强,生发爱国之情,我通过多媒体显示旧中国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播放视频屈辱历史的见证“圆明园的毁灭”,激发了学生对列强的愤恨之情。教师深情地讲述更让学生了解了旧中国的苦难,清楚旧中国人民受欺负的真正原因。为了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我提前让学生向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课上进行交流。学生谈到“我的爷爷在抓壮丁时,躲到山头亲戚家七天没敢下来。”“我外婆那时吃的是番薯,还经常吃不到。”“听奶奶说那时我们没有房子住,就住在草棚里。”……在平等交流中,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旧社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到那段历史就在身边,就发生在昨天。最后我课件演示了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图片。在强烈对比中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感受祖国的富强,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三)现状分析,指导生活。《品德与社会》强调课堂教学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能出现课堂里群情激昂,下了课就抛之脑后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情感转化为品行,指导学生的生活。根据这一理念,我出示调查表,结合调查表使学生清楚、真实的感受到中国孩子的体质正在迅速下降,前景令人担忧。老师一声声质问“我们中国人还想给外国人欺负吗?我们还要做亡国奴吗?你们还想做东亚病夫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立志努力强健自己的体魄。接下来介绍我省的“阳光体育工程”,号召学生不做东亚病夫,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强调这其实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最后填写“阳光体育计划----2+1活动”,选出2+1活动的监督员,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持久的坚持下去。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发挥情感的能动作用,利用“阳光体育计划---2+1活动”达到“情感指导行为”的目的,真正作到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指导学生过有意义、健康、快乐的生活。二、教学反思: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一节把品德教育与历史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比较难以把握的课文。执教完这一课后,感到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这方面自己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下面简单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1.反复对比,激发爱国情感.。教学中我从“清朝政府”到“中华民国”,“旧中国”到“新中国”;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红军长征”到“新中国成立”的情况对比,拿旧中国的苦难与新中国的辉煌成就对比。对比中,悲愤的历史事件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祖国的强盛又让他们喜笑颜开,身为新中国主人的自豪情感在学生心间荡漾。学生从现实走向沉重的历史,从历史又回到愉悦的现实,历史与现实的大门被充分开启。   2.巧设情境,陶冶爱国情感.。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例,让他们畅谈自己调查了解以前的事例------“我的爷爷在抓壮丁时,躲到山头亲戚家七天没敢下来。”“我外婆那时吃的是番薯,还经常吃不到。”……在平等交流中,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旧社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到那段历史就在身边,就发生在昨天。让学生设身处地 体会到旧中国人民的苦难。令人愤怒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视频缩短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些真实而艺术化的画面镜头以境激情、以情育人,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从而取得了,陶冶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效果。   3.开展活动,增进爱国情感。“回归生活”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追寻的理念。教学中我结合当前的热点,设计了“阳光体育计划---2+1活动”,将爱国情转化为学生具体的活动,指导学生过有意义、健康、快乐的生活。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具体的流露。作为一名中年教师,从事品德教学的时间尚短,还处在学习探索阶段。因此,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虚心听取同行教师的意见、建议,刻苦磨练,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全面,水平全面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