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

ID:40997106

大小:12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第3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第4页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二课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过程与方法●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

2、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二、瓦楞纸的研究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同学人平时也接触过这种纸,现在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种纸。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弯曲能力如何?(分组感知纸的特性)2、实验一: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经过研究,我们产生的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准备怎样继续研究?)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

3、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计一下,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2、测度记录:形状预测抗弯曲能力实测抗弯曲能力3、小黑板出示问题:(1)与没有折的纸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吗?(2)比较这些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的大小,试做出自己的解释。(3)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一、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哪些结构和情况下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指明学生加答教师补充完整。板书设计:附送:2019-202

4、0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2、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3、知道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教学用具: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工具、启瓶器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没开盖的汽水瓶问:老师想请同学们尝尝这汽水的味道,但瓶盖好紧用手拧不开,谁能帮老师打开?生:用牙齿。生:用启瓶器。……师:你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如果我们使用工具那会更方便。在生活上有很多的地方必须

5、借助工具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板书课题)二、探究过程:1、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好记录。分组发言共同评论。2、我们是怎样使作这些工具的?学生自由描述再当众表述3、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分组记录:(表一)工具名称使用方法可心以完成的工作二、试用工具1、试一试,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并解决问题,再分组表述及演示)要求:用不同

6、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发现了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打开油漆桶2、打开一瓶饮料(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力点重点支点3、通过观察着重让学让认识这几个点并形成印像。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课后反思:1.3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1、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2、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3、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

7、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教学用具:杠杆尺、钩码、标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杠杆能在生活中产生这样大的作用,为什么杠杆能省力?它工作的秘密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二、杠杆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1、出示杠杆尺,认识杠杆尺的结构。2、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三、杠杆能省力吗?1、杠杆尺是研究杠杆的好材料。(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2、如何将使用杠杆尺。(将杠杆尺调平: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

8、两个钩码,试一试,当在杠杆尺右边的第1、第2、第3、第4孔上也挂上两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什么状态?)1、对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作好记录。(P6)2、实验:(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