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

ID:41014102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3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_第1页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_第2页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_第3页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_第4页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节植物的生长发育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州市竹西中学05-06七年级生物组(课题)(四号黑体)扬州市竹西中学备课人管晓青审核人总课题第二十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总课时4第4课时课题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课型探究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2.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3.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4.说出叶芽的结构。二、能力目标1.尝试画出所观察的种子结构。2.选择某一外界条件,尝试探究它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2.参与种子萌发与外

2、界条件的探究,交流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看法。教学重点能够概述种子的结构,尝试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教学难点观察叶芽的结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课札记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提问导入:本课可以从复习种子的成分开始,用几个简明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起种子内的基本组成成分,然后提出:“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教学过程:设问:科学探究的过程由哪几个步骤组成?1由班级有播种体验的学生或教师介绍农民播种时的一些做法,帮大家建立一些感性

3、认识。2学习小组讨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可能有哪些?3、根据本小组的共同兴趣,确定本组探究的内容。4、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5、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扬州市竹西中学05-06七年级生物组6、小组交流各自的结论,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或询问。7、师生共同得出准确的结论。8、写出探究报告,包括提出的问题、假设、方案设计、实验步骤、结论等。示课件或向学生出示一株植物(盆栽花卉或移植到花盆内的农作物),然后提出问题:“这株植物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种子是怎样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体的?”在学生回答

4、出:“需要施肥”、“需要浇水”、“需要土壤”、“需要适宜的温度”之后,教师可以归纳出:“一粒种子要长成一株植物体,需要许多条件”,“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种子萌发都需要哪些条件”,引出本课主题。2、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1)出示演示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2)归纳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

5、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让学生不但了解了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3)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这时学生会很容易地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4)此时教师可提出一关键问题:“一粒完好的种子在外界条件充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能够萌发吗?”可能学生会不知该怎样回答,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大胆的

6、假设,认为能够萌发的学生要讲出理由,教师并不急于评判,而是让认为不能萌发的学生也讲出理由。(5扬州市竹西中学05-06七年级生物组)在学生期盼老师给出正常答案的时候,教师要从分析问题开始,逐渐将正确答案揭示出来。如,让学生观察一些具有不同厚度种皮或果皮的种子,请一位或两位同学说出将它们同时种在土壤中,哪个先萌发,哪个后萌发,学生一定会认为皮厚的不易萌发。至此,教师可以讲述:除了有完好的胚以外,还有一些种子本身的其他条件也对其萌发起着作用。(6)引出种子的休眠现象问题和寿命问题,并充分举例说明。(7

7、)小结并出示萌发过程课件,让学生在充分认识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内外因条件之后,再了解一下种子的萌发过程,也就是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此部分内容可以简单叙述,并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8)让学生从所了解的农业生产过程或刚刚学到的知识中谈一谈种子的萌发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以此来明确本课内容的重要意义。(农民在收获后,准备第二年耕种时都要进行换种,即用刚收获的粮食到种子站换取明年所需的种子,该种子的发芽率是农民最关心的指标之一,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就直接用到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

8、在普及科学种田的今天,此课的内容尤显其重要)。3、芽的发育1.提问:植物体的根和叶各有什么功能。由此引出,营养物质的运输是由茎完成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植物体的茎是怎样产生的?启发学生得出:茎是由芽发育而成的。2.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芽分类的标准和名称的确定。一般学生能够提到书上的两种分类标准,教师可稍加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着,这种芽又叫做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又叫做裸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