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健康教育

老年科健康教育

ID:41054129

大小:105.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8-15

老年科健康教育_第1页
老年科健康教育_第2页
老年科健康教育_第3页
老年科健康教育_第4页
老年科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科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属易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稳定家属情绪,恢复期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出现悲观、忧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和治疗。2、饮食指导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水肿;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次不超过200ml,两次之间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3、用药指导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甘油果糖时,输液速度要

2、快,以保证血浆呈高渗状态,达到利尿作用;输液时肢体制动,以免液体外渗,造成组织坏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以免血压骤降或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4、出院指导①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②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血压较高时,应限制钠盐摄入;③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④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⑤康复期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⑥定期测量血压,门诊随诊。脑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1、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原因的动脉炎、高血压2.脑梗塞的发生过程发病

3、前可有头昏、肢体麻木、短暂的失语等症状,但在数十分钟、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可恢复,数天、数周或数月后可反复出现。3.避免和减少脑梗死复发的因素(1)控制高血压,减慢动脉硬化的发展,按要求服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吸烟的患者应戒烟,因为吸烟使血小板聚集增高,促进血栓形成。(3)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应控制在正常水平,血糖升高可加速动脉硬化,促进脑梗死发生。4.脑梗死的用药目的(1)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于发病6小时内溶栓。药物有尿激酶、巴曲酶、组织纤溶酶元激活物(rtPA)。(2)扩张血管,改善脑组织供血,常用药物有血栓通、尼膜地平、西比灵等。(3)治疗

4、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痛,控制脑疝的形成,常用药物为20%甘露醇。(4)扩溶剂的使用,降低血粘度,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常用的有丹参等。(5)抗凝治疗,常用的有口服阿斯匹林。阿斯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小板粘附率。(6)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速避凝等。(7)脑细胞保护治疗:降低体温,避免感染,可以有保护脑细胞的作用。也可用胞二磷胆碱、醒脑静等。5.CT检查的目的(1)头颅CT:在发病48~72小时可发现病灶区呈低密度影。目的是鉴别和协助诊断病变的部位,便于制定治疗方案。准备工作同脑出血。(2)核磁共振(MRI)是检查时患者要安静,保持不动;身体内不能有金属

5、物体:如钥匙、手表、起搏器、金属支架等。(3)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TCD,ECG,超声心动图检查,凝血分析等。6、活动与锻炼:同脑出血。7、护理①心理健康指导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忧郁、烦恼,心理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理想的预后等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鼓足勇气积极配合治疗。②饮食指导指导病人饮食要有节制,不宜过饱。选用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平均每日不超过6g;少食

6、动物脂肪、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增加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鱼类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摄入量,可多食鱼虾、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当饮茶以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忌食辛辣,戒烟酒,均有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吞咽困难者应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③生活指导a、加强皮肤护理.脑梗塞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瘫痪而长期卧床,加强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加以保护。每2h

7、定时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做轻度按摩,涂抹爽身粉。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b、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C、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病人卧床休息期,为预防肢体肿胀,患肢可垫高,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为防止足下垂,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发病2周后,病情好转,即可做肢体功能锻炼,给予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及按摩。开始可每日2次,每次15~20min。以后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