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

ID:41066978

大小:2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通城县杨部中学吴英伟教学时间:2课时一.《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二.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三.第一章(一)析文义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按时(名词作状语))

2、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二)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一)古文释义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3、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二)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第三章古文释义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

4、逾(超过)矩(规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一)课文探究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

5、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第四章(一)古文释义子曰:“温(复习)故(旧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用)而(表顺承连词不译)知新(新的领悟),可(可以)以(凭借,介词)为(成为)师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二)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第五章(一)古文释义子曰:“学而(表转折连词,却)不思则罔(迷惑),思而

6、(表转折连词,却)不学则殆(有害)。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二)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第六章(一)文义子曰:“贤(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于学)。贤哉,回也!”句子划分停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

7、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二)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第七章(一)析文义子曰:“知之(代词,指代学问)者(……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名词意动用法)之者。”划分句子停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二)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讲学

8、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第八章(一)析文义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粮)食饮水(冷水),曲肱(弯着胳膊)而(表顺承)枕之,乐(乐趣)亦在其中矣。不义(正当手段)而富且贵,于(对于)我如浮云。”划分句子停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翻译:孔子说:“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