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

ID:41127837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_第1页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_第2页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_第3页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 雷诺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化工原理实验实验一、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建立“滞流和湍流两种流动形态”的感性认识;2.观察雷诺准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的相互关系;3.观察滞流时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曲线;二、实验原理:1.滞流时,流体质点做直线运动,即流体分层流动,与周围的流体无宏观的混合,湍流时,流体质点呈紊乱地向各方向作随机的脉动,流体总体上仍沿管道方向流动。2.雷诺准数是判断实际流动类型的准数。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2-1)一般认为,当Re≤2000时,流体流动类型属于滞流;当Re≥4000时,流动类型属于湍流;而Re值在2000

2、~4000范围内是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取决于外界干扰条件。如管道直径或方向的改变、管壁粗糙,或有外来振动等都易导致湍流。3.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速有关。本实验是改变水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流型的变化。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滞流时的速度沿管径按抛物线的规律分布。中心的流速最大,愈近管壁流速愈慢。湍流时由于流体质点强烈分离与混合,所以速度分布曲线不再是严格的抛物线,湍流程度愈剧烈,速度分布曲线顶部的区域愈广阔而平坦,但即使湍流时,靠近管壁区域的流体仍作滞流流动,这一层称

3、为滞流内层或滞流底层,。它虽然极薄,但在流体中进行热量和质量的传递时,产生的阻力比流体的湍流主体部分要大得多。三、实验装置及流程:1.实验装置示意图及流程图2-1雷诺实验——装置示意图及流程1.溢流管;2.小瓶;3.上水管;4.细管;5.水箱;6.水平玻璃管;7.出口阀门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图中水箱内的水由自来水管供给,实验时水由水箱进入玻璃管(玻璃管供观察流体流动形态和滞流时管路中流速分布之用)。水量由出口阀门控制,水箱内设有进水稳流装置及溢流管,用以维持平稳而又恒定的液面,多余水由溢流管排入下水道。2.实验仿真界面图2-2雷诺

4、实验——仿真界面四、实验步骤:1、实验步骤(1)雷诺实验1)打开进水阀,使自来水充满高位水箱;2)待有溢流后,打开流量调节阀;3)缓慢地打开红墨水调节阀;4)调节流量调节阀,并注意观察滞流现象;5)逐渐加大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并注意观察过渡流现象;6)进一步加大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并注意观察湍流现象;7)由孔板流量计测得流体的流量并计算出雷诺准数;8)关闭红墨水调节阀,然后关闭进水阀,待玻璃管中的红色消失,关闭流量调节阀门,结束本次实验。(2)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曲线的演示1)打开进水阀,使自来水充满水箱;2)打开红墨水调节阀,在玻璃导

5、管内积有一定量的红墨水;3)迅速打开流量调节阀至大流量的开度,并注意观察流体在圆形玻璃管内的速度分布曲线;4)关闭红墨水调节阀,然后关闭进水阀,待玻璃管中的红色消失,再关闭流量调节阀门。2、注意事项(1)在开启水箱的进水阀时,应注意控制进水量,使其稍大于用水量即可(此时看到溢流管有少许水量溢出)。如果进水量太大,溢流量太多,在大量溢流的干扰下,会造成液面严重波动而影响实验结果。(2)红墨水量不易调节太大,否则既浪费又影响实验结果。(3)若有较长时间不用,将实验装置内各处的存水放净。五、实验数据记录及整理:图2-3雷诺实验——数据记录及

6、整理六、思考题1、流体的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的值有什么关系?2、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因素有哪些?3、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时观察红墨水顶部形状如何,此形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管子是不透明的,不能用直接观察来判断管中流动类型,你认为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管中流动类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