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

ID:4115477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_第1页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_第2页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_第3页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镇江市九年级语文复习研讨活动交流材料研读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做好2008年中考语文复习工作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让学生通过复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们积极备战中考,研究标准,循序渐进,提高效益,积极做好中考复习工作。一、研读纲要,宏观把握无论是新课教学,还是整体复习,教师始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理念、知识储备、对新课程的认识、对中考信息的把握,都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成绩。新课程改革已经几个年头,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都已经清楚地彰显在每一个教师的面前。而中考本身也是紧紧围绕着新课程实验的宗旨

2、展开的。因此,我们应该以《课程标准》为纲,以《2008年镇江市初中毕业生语文考试指南》为纬,找准语文复习的坐标点,认真研读,抓住根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个性化地体验语文学习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最终为学生具备优良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从目前来看,镇江市语文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及试卷的格局、题型呈现“稳中有变,注重运用”的特点。所以,我们认真分析了近两年来镇江市以及江苏省的中考语文试卷,甚至分析全国各地的优秀中考试卷,同时,紧紧关注网络、杂志、教研会议、上级文件

3、等与中考相关的信息,及时了解中考动态,抓住有效信息,结合自身经验和教学情况,分析今年中考的走向,尽量减少复习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制定计划,循序渐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我校中考语文复习分为三轮进行。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4这里说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是理解性记忆的知识。凡是需要背诵的词语、古诗文,特别是重点语句,一定要求学生百分之百地准确默写,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理解。也就是说,中考中最最基础的试题,这些分数非牢牢抓在手中不可,绝不轻言丢失。第二

4、,是语法、语用类知识一类,如修改病句、词语填空、仿写等。第三是现代文阅读知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我们就要用好这些“例子”,从课本中寻找中考内容的“影子”。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尽管近年来中考语文新题型层出不穷,但究其根源,仍取材于课本,或与课本难易程度、阅读方法、解题思路大致相当,无非通过题型转换、延伸拓展而成的。所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我们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本为本,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主要目的是将第一轮复习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线型组合,交织成知识网或知识树,进行意义重建,并生成新的知识,养

5、成新的能力,也就是实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专题复习时,第一,可以按照中考试卷板块,一一循序渐进,如“词语专题”、“修改病句专题”、“古诗文默写专题”、“综合开放性专题”、“现代文阅读专题”、“文言文专题”、“古诗文赏析专题”、“作文专题”等。第二,把握试卷内容的人文性、时代性、地方性特点,精心选择新颖、典型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如社会热点话题、乡土风俗话题,并密切留意新出现的题型或新的题型变式。第三,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点出发,作合理的归类整合、辐射拓展,实现能力迁移,形成应试技巧,为下一步的“综合复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三轮

6、,综合复习。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教师应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评,指导学生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不要简单搞“拿来主义”、“题海战术”,而要自己动手,精心编制与中考语文试题完全接轨、符合课程标准及命题特点的、高质量的模拟训练。每份练习要求学生像考试一样,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突出重点,特别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中加深体会、感悟。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生反思,利用“纠错本”及时记录改正,扫清盲点。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

7、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三、掌握策略,提高效益1、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需要积累的内容大概有: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中外名著积累、语文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等等。学生在积累方面往往存在着记忆模糊、内容残缺、张冠李戴等毛病,表现在答卷上,要么写不出,要么乱写,甚至生搬硬造等等。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我们4帮助学生强化三个环节:1、准确无误地背诵默写,按时温习巩固。对容易出错的,圈划出来,记到“纠错本”上,加强有意记忆、反复记忆,形成记忆链。2、准确领悟含义。对任何背诵的内容,特别是重点语句(包括古诗文),不能光死记硬背,还要领悟含义

8、,把握真谛,以便理解运用。3、边诵边写。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懒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明明白白写在纸上,才能使思维清晰,防止“口是手非”。教师自己也要做好两项工作: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