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硅脂涂抹方法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

ID:41155875

大小:2.01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7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_第1页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_第2页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_第3页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_第4页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热硅脂涂抹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热硅脂的涂抹方法刘石劬1、引言导热硅脂是CPU(GPU、IGBT、音频功率放大器、三极管、三端稳压器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等,以下统称: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传输热量的一个纽带。如果在安装涂抹过程中不得其法,很可能就会让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温度居高不下,甚致烧毁。所以,导热硅脂的涂抹方法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2、要求在保证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表面充分接触的前提下,用导热硅脂替代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表面缝隙中的空气。在保证能填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表面缝隙的前提下,涂抹的导热硅脂越薄越好,从导热性能上来讲,最好的导热硅脂远比不

2、过铜铝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关键:均匀、无气泡、无杂质、尽可能薄。3、厂家推荐的涂抹方法(1)ZEROtherm推荐涂抹方法:在CPU表面中心挤上导热硅脂,然后给手指戴上胶套(防杂质,胶套是附送的),将导热硅脂涂抹均匀。(2)arctic-cooling推荐的涂抹方法:在CPU表面中心挤上一点导热硅脂,然后压上散热器,按箭头指示方向旋转,确保导热硅脂均匀扩展和无气泡。共12页第1页4、涂抺不同厚度导热硅脂的对照实验很多人唯恐硅脂不够,涂抺很厚的导热硅脂,效果如何呢?网友作了简单测试:使用ArcticAlumina导热硅脂(北

3、极铝),一次涂抺适量(自认为),一次故意涂抺得比较多,测试这两种情况下CPU温度的情况。测试条件:室温28度,E6600(7*500MHz),ZalmanCNPS9700LED散热器,FoxconnMARSP35主板,CPU电压1.55V。测试方法:用EVEREST软件的SystemStabilityTest来测试,它让CPU高负荷运作,记录温度变化曲线。适量的硅脂情况下,CPU温度在61-62℃间浮动测试后CPU表面硅脂情况(适量硅脂)大量的硅脂情况下,CPU温度在63-64℃间浮动测试后CPU表面硅脂情况(较多硅脂)测试

4、结论:导热硅脂层的厚薄对散热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从这个测试来看,两者间有2℃的差距。共12页第2页5、理论(数据引自附录)中文名称:导热系数英文名称:thermalconductivity定义: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比。即在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物体内所产生的热流密度,单位为W/(K,℃)。铜的导热系数:λ≈390W/mK铝的导热系数:λ≈237W/mK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λ≈1W/mK注:K为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T与人们惯用的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K)=273.15+t(℃);1mK=0.001K。中文名称:热阻英

5、文名称:thermalresistance;heatresistance定义1:导热过程的阻力。为导热体两侧温差与热流密度之比。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流体在一定流速下由于加热引起的总压损失。所属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推进技术与航空动力装置(二级学科)热阻简介热阻是热量在热流路径上遇到的阻力,反映介质或介质间的传热能力的大小,表明了1W热量所引起的温升大小,单位为℃/W或K/W。用热功耗乘以热阻,即可获得该传热路径上的温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来解释热阻的意义,换热量相当于电流,温差相当于电

6、压,则热阻相当于电阻。金属的热阻Rth:0.004mK/W导热硅脂的热阻Rth:1mK/W空气的热阻Rth:42mK/W即:在热平衡的条件下,两规定点(或区域),当同样有1W热耗散功率时,金属的温度仅升高0.004mK,导热硅脂的温度升高1mK,而空气的温度将升高42mK。结论:在保证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表面充分接触的前提下,用导热硅脂替代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表面缝隙中的空气。共12页第3页附录共12页第4页笔者注:导热系数笔者注:Rth热阻共12页第5页共12页第6页笔者注:颗粒大小为40μm的导热硅脂笔者注:导热硅脂

7、使散热器与功率器件距离加大笔者注:热阻共12页第7页笔者注:颗粒大小为5μm的导热硅脂笔者注:热阻笔者注:尽可能地让金属与金属接触共12页第8页笔者注:导热硅脂的粘稠度:高粘稠度(硬)笔者注:间隙笔者注:导热硅脂的粘稠度:高粘稠低(可流动)共12页第9页笔者注:粗糙度笔者注:有距离笔者注:粗糙度笔者注:尽可能相互交叉共12页第10页笔者注:有空气笔者注:热阻共12页第11页笔者注:仅仅填充笔者注:金属与于粗糙面之金属接触间。笔者注:足够的流动性笔者注:足够薄笔者注:粗糙度共12页第1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