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师 五 十 颂

事 师 五 十 颂

ID:41156863

大小:786.63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8-17

事 师 五 十 颂_第1页
事 师 五 十 颂_第2页
事 师 五 十 颂_第3页
事 师 五 十 颂_第4页
事 师 五 十 颂_第5页
资源描述:

《事 师 五 十 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事师五十颂马鸣菩萨造颂毗卢遮那阿贝迦那伽罗仁波切译讲成就具德金刚萨垛佛位因上师足莲之前如理能恭敬事师之法诸多无垢续经说今此总摄其义当以敬心听于赐胜灌金刚师尽其十方世界境所住一切如来尊悉皆三时作礼敬最胜恭敬三时中以鲜花等饰坛城合掌敬献上师尊于师足前头顶礼若师居家或戒晚为除世间讥谤等师前放置经函竟威仪致心礼师尊叠铺坐垫起身迎成办诸事以亲近具禁行者皆当行礼及下事悉非应上师与诸弟子众不察同成毁誓故最初勇士阿舍梨摄授弟子当观察具慧弟子见上师易怒粗鲁无悲心不摄贪欲极骄矜喜炫耀等不当依坚毅调柔具智慧正直无欺住安忍精通咒续配置法具足慈悲博经论圆满通达十真如纯熟布置坛城事善巧宣说密咒

2、义极其清净根调寂若于如是怙主前成其弟子反轻毁过等轻毁三世佛因此恒受大苦痛于阿舍黎诽谤兴必生传染恼害病魔障瘟疫毒病等彼大痴人即命终王魔烈火毒蛇等水及空行盗匪众魔障邪引杀死讫彼有情堕地狱中故于舍黎上师心任何时皆不扰乱倘因愚痴轻犯者必当堕入那落迦所说此诸无间等一切堪怖地狱境是诸轻辱舍黎者必当堕落住其中故而当以大勤勇于金刚师大智境乃至大善无骄矜永不造作轻辱行于上师尊具恭敬适意资具作供奉是则瘟疫恼害等熄灭已讫永不生于己具誓阿舍黎献以难施子妻等以及所依之性命况诸变动受用品云何俱胝劫波中无量数劫亦难证然则于诸勤勇者今生即令大觉成恒常守护誓句等恒于如来作供奉恒常供养上师尊师与一切诸

3、佛同若欲获得无尽境少许己所适意品乃至极其殊别者彼等悉供上师尊若常供养上师尊即与供诸善逝同供则圆满福资粮由彼殊胜悉地成故弟子当具悲心以及施戒忍德等阿舍黎与金刚持不作异体观察也畏惧如同毁塔罪师身影亦不践踏鞋及坐垫乘骑等悉不践踏何须说大慧当以欢喜心精进听受师教令若因己力不堪能于上师前俱白陈悉地善趣安乐等获得皆由上师尊是故当以大精进不违上师诸教令于上师物如己命师所喜者如师同待师眷属如亲朋如是恒常记于心坐于床座师前行或将发髻束于顶置足垫上叉腰等乃至摸搓皆非应若上师尊起立等卧及安坐悉非应恒于如是诸所作悉皆圆满作奉行唾弃口水涕吐等于坐垫上将腿伸踱步口中作争论于上师前皆非应摩擦肢体

4、舞蹈等歌及音乐皆不应口中夹杂诸言论师能闻处皆不应从座起身作礼敬具足威仪安坐等夜行渡水险道中奉命可于师前行于阿舍黎能见处具慧不应晃摆身倚靠柱等悉非应不应抚弄指节等为师濯足洗浴身拂拭以及揉摸等事先应当作礼敬之后亦应随宜行若欲称呼上师名名后应加尊前等为令他人生恭敬当说殊别敬名称师前请受教诫等当说如教而奉行双手合掌不散乱上师所教皆善听1若逢笑及咳喘等以手将口作遮隐所作诸事完毕已以柔和语禀师尊师前安坐当调顺衣等装束极严整两膝着地手合掌愿乐欲闻作三请所作一切敬事行应当了无我慢心知惭敬畏善守护当如初嫁新妇同一切妩媚等所行于导师前悉非应此外一切类似者自作省察皆当摈开光坛城护摩供摄授

5、弟子讲法等如若上师在彼处未得开许不应行开眼等事所得品悉皆奉献上师尊上师收取供养竟所余随意作受用上师弟子非弟子师前弟子非弟子一切敬事与起身顶礼等事皆当摈任于舍黎献何供或师赐予何物品具慧应当先顶礼以己双手作接承能于正念不忘失一切所行皆能勤如若道友越戒行以和悦心劝令禁病而恭敬事师行又或未得开许等即便造作遮止事具善念者罪不生于此何须多言论上师所喜尽当行师所不喜断除竟此等皆当作勤勇一切悉地成由师金刚持之所亲云知已当以一切供令上师尊生欢欣意乐清净弟子众于三宝作皈依竟此随顺于上师者赐予仪轨令修诵复次赐予密咒等令之转成法器竟根本堕罪一十四皆令读诵记于心如是随学上师弟子众行此无咎无余

6、利益生吾今所积无边诸善业籍此愿众速疾大觉成2002729620迦那伽罗译于云城(第一部分、说事师颂的起因)现在我们讲的是《事师五十颂》当中的一个支分。关于《事师五十颂》,咱们以前就已经说过,这是由马鸣菩萨根据佛经及过去许多的大善知识们的论典,将其中所讲依止、承事上师的诸种内义,集合起来而著成的。《事师五十颂》,顾名思义,就是如何依止上师,在上师面前如何行为的一个准则。它虽然是只集成了五十个颂词,但是所包含的内容却是所有的善知识们的言教之中的精华。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边所讲的各种承事上师的行为,大家首先要对它产生正信。所谓的正信是什么呢?就是不能把它当成一种腐败

7、的行为、当成是某一些上师束缚自己的弟子、或者某些领导者为了束缚被领导的人群而造就的一种条条框框,不是这样的。这不是特权。因为我们在学习密法前行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暇满人身难得,善知识难遇”等等的教言,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都是因为各种的因果和业力。经书上、古代的祖师们也都这样地说:“因为两种力量所以才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种就是神通力和愿力,第二种就是靠业力。”业力是我们三界六道众生所共同具有的,而佛是靠愿力来这个世上来利益众生的。我们是因为业力而来。那么我们依靠何种因缘觉悟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是因为自己的业力?又是以什么样的因缘,使自己即便是遇到了佛法,又不能够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