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ID:41169822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8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_第1页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_第2页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_第3页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_第4页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心预设,关注生成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捕捉巧用教学资源。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和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要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案例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过比较、讨论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了例1的教学过程。接着进行了下列教学:师:大家回忆一下,在计算是时们是将它们直接相加的吗?生1:不是。我们先把它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生2:我们先把它们通分,再相加。师:把它们通分,你

2、是怎么想的?生3:因为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生4:因为通分后就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同分母分数加法我们已学过了。师: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我们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来解决,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想一想以前我们什么时候也用过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这是预设好的)生5: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师:说一说过程。生5:先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拼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生6: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是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再计算。……师: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学习中随处可见,同学们要掌握并灵活应用,将会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

3、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异分母分数该如何进行加减计算上,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联想,揭示出了蕴含于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细节教学实现了预设生成,将知识结点成面、集面成体。当然许多生成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课堂中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环节,并深入发掘其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我们的教学因此而精彩。案例二:张勇成《三角形的认识》张老师听的课有一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要求学生用带来的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同桌的两位男生,生甲带有一盒牙签,生乙什么也没有带,面对教师的巡视,生乙赶

4、紧向生甲借牙签,但生甲只借了2根牙签给生乙(课后了解是生甲故意恶作剧),生乙只好拿出自己的铅笔和两根牙签围三角形,但怎么也围不起来(铅笔比较长)。这时教师已经巡视发现。师(面对生乙):怎么啦?生乙:他只借了两根牙签给我,不好围。师(面对生甲):你有这么多牙签,为什么只借两根给他,再借一根给他。……当学生围成各种三角形后,师接着问: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呢?下面我们再来试一试。……教师的教学只停留在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时死抱着教案,牵着学生鼻子走。既然要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为什么不利用生乙的例子来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师死教书,压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

5、展。案例三:张勇成《认识线段》张老师又听了一节认识线段的课,教师教学完线段的特征后,要求学生任意画一条线段。学生纷纷用尺子在画,只有一生坐着东张西望,师轻轻地走过去。师:你为什么不画呀?生:我忘记带尺子了,等他们画好后,我借把尺子再画。师笑了笑:一定要用尺子吗?生想了想:哦,我知道了……生连忙拿出了文具盒,利用文具盒的边画了一条线段。师:你们是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的?为什么可以用这些工具来画线段?……课后与该教师交流。问:学生没有带尺子就不画线段,课前你想到了吗?答:没有,我是要求他们带尺子的。问:学生说借尺子再画,为什么你没有让他借呢?答:我突然想起来刚才认识线段的特征,许多物体的边

6、是直的,就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所以,我只是提醒了一句:一定要用尺子吗。没想到,学生立刻就想起了用文具盒的边画了一条线段。问:你觉得这样的处理影响到你课前预设的方案了吗?答:没有,相反,我觉得学生出现的这种意外反而促进了课堂学习的效果。所以,我及时调整了预设的方案,增加了问题:你们是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的?为什么可以用这些工具来画线段?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更加深刻。真的要为这位教师的机智喝彩,如果轻易地借给学生一把尺子,平淡的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看似一个不经意的提醒,其实是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这是一种教学的机智

7、。可见,教学设计不仅体现在课前的预设,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