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

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

ID:41173843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_第1页
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_第2页
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海芹教育故事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潜能生的转化潜能生,说得简单点就是学习、行为上的后进生。我班有个学生叫丁子豪,下课时很多同学跟着他转,前呼后拥,而上课时就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改变原来的作风,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立即回答我,他的父母喜欢他,同学也喜欢他,只是不想读书而已,并且保证马上改正,但他仍旧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一段时间后,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

2、朽木”。但又觉得身为教师,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级,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意识到怎样做一个好学生的重要性。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不喜欢英语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 “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

3、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 “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  “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  “好!”  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丁宁宁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丁宁宁同学进行了

4、一番谈话:为了班级,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丁宁宁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丁宁宁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丁宁宁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丁宁宁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和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丁宁宁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

5、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我真替你高兴。”    在其后的第一次考试中,他取得了73分的好成绩。我为了鼓励他,奖给他一本日记本。奖品虽少,但能表示老师的一点心意。之后,他学习更努力了,在第二次考试中,他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  分析: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

6、好学生的前提”。对于丁子豪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丁子豪同学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丁子豪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

7、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